您的位置  四季饮食  春季饮食

战疫访谈录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顾凌:“特种部队”就要在“枪林弹雨”中成长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7-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当一场大疫情来袭,最重要的除了时间、时间还是时间!”

听着全国疫情防控的“发令枪”闻声而动,从1月下旬开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累计接收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1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13岁,最大年龄患者66岁。2月7日,第一批确诊患者走出隔离病房,成为国内较早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2月19日,一家6口确诊患者全部出院,引起舆论极大关注。当时国内疫情正处于输入期向扩散期过渡阶段,疫情数据尚未到达拐点,闽东医院确诊患者的陆续康复出院给民众服下一颗“定心丸”。

疫情发生以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务部主任顾凌就完全“没了时间观念”,吃饭没正点过,睡觉全靠碎片时间拼凑,他的一天24小时,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医院流程优化、患者救治、综合协调……

“可能我们做重症做久了,就养成了这种‘特种部队’的习惯与节奏,能睡的时候尽可能睡,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时刻你是不是有时间睡。吃饭也是这样子,有时间吃饭的时候尽量吃饱了,不要吃太少,因为下一顿饭还不晓得什么时候……”面对日常工作的紧张、压力、繁重,顾凌云淡风轻地说,“特种部队”就要在“枪林弹雨”中成长,这是他从事重症医学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此话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又一次经受了验证。

布好抗疫防线

作为医务部门负责人,以及拥有30多年从医经验的重症医学专家,职业的敏感性让顾凌第一时间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他认识到这将是一场无硝烟的人民战争。疫情来势汹汹,但他没有退缩。在医院党政班子领导下,他会同相关职能科室研究组建医疗救治专家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方案,优化患者就诊及住院流程,组织医务人员全员培训,部署疫情应急处置演练等,同时坐镇诊疗前线,诊断疑难重症……这些,构成了疫情开始以来他的工作日常,繁忙琐碎的工作占据了他的每一天。

“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和疫情抢时间。”据顾凌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闽东医院的做法可以总结为四道关卡、三个梯队、分别对待、分类服务。

医院在通往医技楼、门诊主路口、急诊通道和住院部的进出口通道,组织设置“四道关卡”,前移预检分诊进行体温筛查,并抽调医护人员组成“三个梯队”,支援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和隔离病房,严控预检、分诊和筛查诊治。

对于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强调“对重点患者按级别细化为可疑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3类,在管理上分别对待,最大限度避免遗漏和交叉感染”。同时,医院提供线上线下针对性服务,线下急诊、发热门诊及主要诊疗科室正常接诊,线上开通网络咨询通道,针对普通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提供网络问诊服务。

闽东医院并非传染病专科医院,病区大部分按普通病房设置。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时,病区的设置和病房的改造,着实费了一番力。最后根据疫情防控形势, 医院党政班子果断决定将已经竣工、尚未全面投入使用的门急诊病房大楼顶层改造为隔离病区。

春节假期加上疫情影响,医院一时无法找到施工单位和建材供应商,在医院党政班子领导下,顾凌会同总务、设备、院感、护理、信息等后勤部门,紧急施工,加班至深夜,完成近4800平方米的隔离病房改造任务,确保了诊疗区域满足疫情诊疗需要。

正是顾凌及他的同事们日以继夜地奔波在抗疫一线,才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院内防线。

救治关口前移

所有的严阵以待都是为了换取与病魔交锋时的从容不迫。从抗疫伊始,闽东医院就提出了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四个集中”原则: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全力救治患者。

1月26日,闽东医院收到从霞浦县转来的一名确诊患者,这也是宁德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顾凌和他的团队从容应对。可难题在后面。

“后来我们陆续收治了一些确诊病例,特别是收治的一家6口聚集性感染病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部分群众的恐慌情绪。”据顾凌介绍,这6个人年龄跨度较大,年纪最长的66岁,最小的只有13岁,且发病时间、病情程度各不相同。“除了进行抗病毒治疗外,还要前移关口,针对病毒可能的靶器官,一人一方案,多学科介入、中西医结合,防止轻症向重症发展。”面对难关,顾凌杀伐决断。

正是得益于策略正确,闽东医院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2月22日,医院收治的11名确诊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发展至重症或危重症,很好地实现了医院党政领导制定的“一定要想方设法抑制病情发展至重症或危重症”目标,赢得了患者发自肺腑的赞许和尊重。

顾凌回忆当时的情景说:“6个人中的一位老人,刚入院时体温高,我们除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外,还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使用中药汤剂,老人的病情控制得很好,大大减轻了后期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除了“疗身”,顾凌还格外关注“疗心”。

“一开始,我们就注意到,确诊患者有很负面的心理情绪,有的患者甚至认为自己的末日降临。除了发挥护理团队的优势,与患者尽可能多地情感沟通外,我们的医生在做中医辨证施治的时候,也会对患者做一些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还有就是注意发挥亲情的作用,让家属在与患者视频聊天的时候,多说鼓励和关怀的话,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常态化管控

“现在各个层面都对疫情防控很重视,进入疫情常态化管控以后,我感觉医疗机构的压力与日俱增。”顾凌首先表达了自己在后疫情时代的一些困惑。

“配合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我们的各项管控措施都在进一步升级,我觉得最难的点是,预检分诊、探视制度等如何去完善,怎么去做老百姓的工作,让他们接受种种不便;还有如何统筹协调各类人员,包括医生、护士、保安等,让院内就诊秩序更加完善;防控常态化后的核酸检测如何有序开展等都是需要考量的问题。”

还有对今后学科建设发展的深入思考。

“经此一疫,我们更应重视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体做法就是要做到平战结合。实际上,重症医学科就是医院的‘特种部队’,在平常的时候,针对普通重症患者进行相关处理,一但碰到疫情,这支队伍一定是能够拉得出来,在传染病患者救治层面也能独当一面的。”顾凌说,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时候要训练出这支敢打硬仗的队伍,但现实情况是,我国重症医学人才极端稀缺,能不能有更多的医院,更多的医科大学或者是医学院设立重症医学专业,为重症医学去培养相关人才,特别是在学科细分领域,为重症医学科储备各类人才,让这支“特种部队”真正敢打硬仗,能打胜仗。

文: 刘欣茹

公益支持: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 新晨医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