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四季饮食  冬季饮食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西南艺术新地标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7-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FORTE复地 2022-07-05 18:30 发表于上海

以下文章来源于卷宗Wallpaper ,作者W*

卷宗Wallpaper

推进中国设计进程

今天,成都复星艺术中心落成,并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继由英国建筑设计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和Heatherwick Studio联合设计的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成立五年之后的全新艺术综合场馆。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由建筑师青山周平的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改造,在原有建筑基础上,优化了部分外立面,侧重于室内空间的改造。与全新建筑一同开放的还有青山周平自2014年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成立以来的首个个展“看不见的生活”。

本期,卷宗采访了建筑师青山周平与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在一个新的城市艺术文化地标诞生之时,探讨艺术文化渗透进成都城市发展之中的思辨。

上图:于今日正式开幕的成都复星艺术中心

中图:与成都复星艺术中心一同开幕的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首个展览“看不见的生活”

下图:建筑师青山周平在成都复星艺术中心个展内

基于建筑是一种能够影响与改变社会、城市、人与环境关系媒介的思考,青山周平的设计注重建筑与⾃然的连接,关注⼈与⼈、⼈与空间、⼈与环境的关系,以期在逐渐走向“平滑”的城市空间中重新挖掘与发现其中潜藏的质感与动能,并以此唤起人们对所处之地更为主动的想象和改造。

在保留城市记忆与印迹,赋予建筑人文气息的同时,青山周平强调空间的功能性和设计的体验感,并认为视觉观感只是设计的⼀部分,其背后的功能体验和感受才是设计的真正价值所在。在过去八年的设计实践中,青山周平作为建筑设计师,从对居间于高密度城市的老城区建筑改造到对自然原始肌理的关注,从对后网络时代线下生活的批判性思考到对原子化社会中日渐疏离的人际关系的关照,青山周平持续对建筑师之于时代角色的演变进行积极探索,并借助其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把握,尝试以建筑表达看不见的所思所想,进而寻找打开生活的全新可能。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改造的成都复星艺术中心

B.L.U.E.建筑事务所设计设计改造的成都复星艺术中心位于复地金融岛,位于成都除太古里-春熙路商圈外的第二个城市中心。复地金融岛被成都母亲河锦江(岷江支流)环绕,可谓是“锦江春色来天地”的城南特写。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女士提到复星率先在成都开设平行馆在于“成都是中国西部的枢纽和新崛起的‘一线城市’,同时也是充满时尚、设计和音乐活力的潮流聚集地;成都更加自由轻松的生活节奏也会成为艺术萌发的源泉。我们期待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将向成都、向世界展现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具有广泛包容性和延展性的文化中心。相信复星艺术中心在成都的落地将成为中国西部中心的文化亮点,同时我们也将致力于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艺术文化资源。”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临江而建,从贯穿成都南北的天府大道往东走到锦城大道远远就能看到复星艺术中心浅灰色的金属外墙。三层浅色的弧线形建筑,在背后反光深色的写字楼承托下格外的引人注目。艺术中心正对面的桥梁还在修建中,通行之后会更加方便成都居民和游客来此参观。整个独立建筑由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组成。一层是建筑一层是由咖啡厅、艺术品商店、售票厅以及部分展厅构成的半开放式区域,二层和三层为两整层的展厅空间,顶层的公共区域由露台和吧台组成。负一楼有员工工作区以及公交空间。建筑内部设计同样由青山周平负责。

上图: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夜景外立面

中图: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的露台

下图:成都复星艺术中心CLOUD Cafe

青山周平希望此建筑作为艺术文化事件发生的载体,不仅仅承载着这些时间,同时承载着发生事件的人的情感,这也是青山在设计中反复思考的问题。整个中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并不以美术馆作为定位,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机构。青山周平青山表示,这种融合的理念与他对成都的理解不谋而合。成都在青山眼中是一座相对无规则无明显目的性的城市,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成都街道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群,年轻的潮男潮女也会和穿着布衫长期在公园观鸟的老人们同时在某个茶馆坐下喝茶。这种“无规则”的生活秩序,其实是成都的一种常态。娱乐,生活,工作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都润物无声地融入整个城市的生活面貌。在成都复星艺术中心,青山也希望通过空间设计,创造出艺术,休闲,社交与城市生活自然融合的体验。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的入口吧台处的大量土竹材的运用,拉近了城南新区与成都历史古都的联系。用各种颜色,形状的金属材料随机搭配,复制“无规则”的理念。可移动家具由金属、水磨石和竹材随机搭配,主入口门头则用了非常规的分割手法处理了竹材与金属的关系。建筑师希望通过这种即兴,随机的手法将成都的时尚感带给来空间参观玩耍的成都市民。竹材和金属的错落的搭配,与成都这座又古典又潮流的人文气质相融合。

二三楼的主要展示区域,呈现圆弧多边形的不规则结构,展示区域动线灵活。这里的不规则空间一方面受到了原本建筑结构的限制,但与此同时也使得改造过后的展示空间区别于普通白盒子,显得更为有趣。三层特别保留了原本建筑的大片落地窗,俯瞰窗外成都新区的繁荣景象,同时给展厅带来了自然采光。我们常见的全封闭式的展出空间,对展品的光线可以全方位的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理想的展览空间。如今,运用自然采光变化的策展,恰恰是更值得关注的。展览空间光线的不确定性,拉近了艺术欣赏与观众的距离。同时因为光线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展览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也由此更为凸显。展览空间的不规则结构与自然采光的特意运用,都给作品的展出提出了更多的限制与要求。展览策划与作品创作的在地性也应由此作为出发点被特别关注。

向左滑动查看:“看不见的生活”展览中展出的青山周平过往的建筑设计作品图以及模型

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女士在过往的采访中提到:“复星一直在关注青年艺术家,特别是西南地区活跃的青年艺术家的一些前沿性的策展项目也会在成都复星发生。”这样的愿景也清晰地融入了建筑的改造与设计中。

青山周平的此次展览布展中也呈现着他对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希望自己成为新城人生活的一部分。午休时,在楼顶露台与同事一起吃三明治,或是去一楼喝一杯咖啡。在工作的间隙可以去展厅看看展览,换换脑筋。周末两三好友伙同孩子们去参加复星的各种公教亲子活动。这些都是毫不费力的,不需要事前诸多安排就可以临时成行的日常。复星希望成为一间与居民没有距离,没有壁垒隔阂的多功能文化艺术生活中心。

与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开幕一同带来的——作为青山周平与其事务所的首展,“看不见的生活”以共同体的机制、城市寄生家具计划、偶然与不控制三大主题,涵盖文本、模型、1:1还原建筑、装置艺术等作品,对其建筑设计实践进行全面回顾,全景展现青山周平的建筑师角色之于时代演变的持续探索,以及其建筑设计对于城市、自然、人文空间原始肌理的挖掘与新的创造。

“看不见的生活”中呈现的唐舍的模型

向左滑动查看:与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开幕一起展出的青山周平建筑的模型

“看不见的生活”展览以青山周平的设计以“生活”为切入点,对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即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空间形态、自然环境、城市文化记忆、历史与现代对话等因素的考量下所展现的人文关怀与美学表达展开探讨。展览共分为五个主题,以建筑模型、文献资料、可互动家具与装置,以多维立体的视角呈现青山周平对设计与生活理念思考的不断完善和实践。

向左滑动查看:青山周平的寄生家具系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复星在公共教育上的关注与投入。公共教育项目是复星艺术中心四大核心板块之一,分为展览相关项目和平行项目,秉承复星艺术中心促进公众对全球当代艺术关注、理解及参与的愿景,贯穿于复星艺术中心全年的展览、项目与活动之中。复星艺术中心的公共教育项目面向全年龄段的会员与观众,提供策划与合作策划五个系列项目,其形式包括云沙龙(讲座)、云映荟(放映)、云剧场(表演)、云艺坊(工作坊)、云艺游(白领活动)。

复星艺术中心公共教育项目亦关注公益慈善领域,结合复星基金会扶持的慈善项目,普及艺术教育,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标。开馆首展“看不见的生活”公教活动也依循此结构,从绘画、戏剧、肢体、多媒材特性、音乐、讲座等方式,和大家一起走进展览空间, 感受空间。 展期间会推出如现代舞工作坊,戏剧工作坊,音乐工作坊,建筑师沙龙对谈等活动。其中一些活动也是与成都当地高校联合推出,在推动场馆在地性与公共教育上,一以贯之复星“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愿景。

“看不见的生活”展览中对味从山海项目中巨石的还原

随着成都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多的新成都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复星艺术中心是最近在成都新开的艺术文化中心最早面向观众的一家。之后成都市民还会见到如UCCA成都馆,在怡心湖畔的蔚蓝卡地亚艺术中心,天府公园旁的广汇美术馆等。从市中心天府广场的成都博物馆,浣花溪畔的四川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到麓湖A4美术馆,再到去年新开馆的天府美术馆等等,成都的美术馆,博物馆,艺术空间,可以说四面八方,越来越多。

与北京上海等地不同,成都的艺术区域并不集中,呈点状,各个机构间距离较远。艺术中心或者美术馆近几年在成都的有着喜人的增长趋势,但是与一线城市不同的是,成都仅有一两家专业画廊。从去年11月到今年7月的成都双年展中,除了天府美术馆的主展场,在成都各处的平行展共有17场,其中不乏一些商业性的综合空间,履行着一部分画廊的职责。这些野生草根性社区性的空间在成都有着勃勃的生机。一方面,此类空间的展览填补了成都画廊不足的一些空白,给青年艺术家们更多的可能性;试验性的尝试更容易被呈现。另一方面,这些空间的成长与当地文化艺术生活爱好者的成长是相互的;也正是这样的需求与市场,促使了复星艺术中心等文化艺术机构相继看向成都。

与传统博物馆美术馆不同,复星艺术中心是新星商业与艺术结合的代表之一。对此王津元女士提到说“复星艺术中心是所有艺术可能性的发生地,我们尝试借助流动的艺术内容连接人群、空间以及生活方式。复星艺术中心全面升级的艺术品牌annex将进一步打破艺术固有的边界,更贴近生活日常,更贴近年轻态度。“希望在未来的时间,成都不断涌进的美术馆,艺术中心,可以持续地促进成都艺术生态的良性发展。

青山周平:看不见的生活

2022.7.1-2022.8.21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

撰文:邹舒烺

编辑:盛文嘉

图片由成都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