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健康饮食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怎样处置他的妻儿?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元末抗元起义三巨头,有钱有势张士诚,地盘最大陈友谅,贫民出身朱元璋。刚开始这三人放在一起,很难想象最后让朱元璋拿下了天下。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在鄱阳湖大战这场决定性的战役,朱元璋领着二十万大军对阵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朱元璋当时有多少胜算?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全部家当都压在了名将常遇春的手中。朱元璋看着陈友谅的大船顺流直下,常遇春只得逆行迎战。明军苦战三天,眼看着陈友谅手下骁将张定边已经杀到朱元璋面前,常遇春一箭救了朱元璋一命。常遇春放火烧船,陈友谅军想要后撤,常遇春又堵住他们的去路,陈友谅在慌张之中被流矢击中,不治身亡。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吧!一场开局绝对弱势的战役,竟然直接扑杀了陈友谅的势力,而常遇春也成了明军几百年不灭的战神神话。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冒死在黑夜之中驾着一艘小船,带着陈友谅的尸体和他的儿子陈理来到了武昌,并且拥立陈理为帝。其实到了这个地步,陈汉已经无法再抗衡明军了。

陈友谅本是朱元璋心中最强劲的对手,他对陈友谅的评价很高。“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这是朱元璋对两个老对手的评价,相比于张士诚,陈友谅还算是有水平的对手。

陈友谅身死兵败之后,朱元璋留下常遇春继续攻打武昌。半年后,朱元璋亲征武昌。陈汉已经穷兵黩武, 丞相张必先从岳州赶来救陈理,张必先是陈汉名将,陈理所有的希望都在他身上,只是张必先毕竟不敌常遇春,很快被常遇春擒下,并且将他押送到城门之下。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陈友谅手下的旧臣向朱元璋投降了,朱元璋找了罗复仁过去劝降,陈理面对这个局面不得不向朱元璋投降。

陈理被人领到朱元璋面前,那时候的他才刚刚十二、三岁,他俯首跪下。朱元璋一直给我们以残暴果断的君王形象,但对于陈友谅的后代,他并没有赶尽杀绝,没有多为难陈理。朱元璋将陈理扶了起来,对他说:“我不会对你治罪的。”朱元璋让手下人带着陈理去府库,任由他挑选财物,并且将他封为归德侯,又将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封为承恩侯、两个弟弟都封了伯爵,算是给了陈友谅死后最大的体面了。

陈理随同朱元璋来到了南京,他虽然小,但仇记得很深,虽然一直在京城之中住着,清闲享福,但所做之事也时时被人监控。他日日闷闷不乐,有的时候还会抱怨。这些话都尽数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时间长了,朱元璋自然多疑起来。他对手下人说:“他说这些话倒也罢了,毕竟是小孩子。只不过他现在年纪尚小,不知感恩,如果被有心人利用了,总是不好的,看来还是要让他远离京城的好。”

朱元璋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虽然陈友谅死了,但是他在陈汉故地还非常有威望,如果陈友谅的旧臣利用陈理的身份制造动乱,朱元璋原来对陈理的那一套“宽宏大量”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

洪武五年正月,朱元璋让陈理在南京过了最后一个春节,随后就派人将他送到了高丽。和他一同前去的,还有大夏国的末代皇帝归义侯明升。

说起明升,在陈理留在南京的这段期间,和明升的关系一直不错,两人都当过很短时间的皇帝,都因为被人俘虏闷闷不乐,一见面就会埋怨个不停,颇有点心心相惜的感觉,这也是朱元璋如鲠在喉的原因之一。朱元璋最后将两人打包送到了高丽,算是给他们找了个伴了吧。

陈理到了高丽的时候正好二十二岁,而明升这年才十八岁。朱元璋让护送之人带了大量的珠宝送给高丽王,并且嘱咐高丽王一定要善待两人。但高丽的生活条件当然不如中原,况且陈理无权无势,只相当于囚禁在那里,他过得非常贫苦。从现在李氏王朝留下来的史料我们可以看出,陈理一辈子只守着几块薄田,李朝太宗曾经赐给他一些米和一个婢女。

陈理因水土不服,生活条件差,很快就染上了重病,在来到高丽仅仅四年,陈理就因为重病身亡。陈理病死之时,还留下了一个儿子陈明善,李氏朝廷的礼部送来了棺椁和米豆,算是给他送终了。

反观明升的日子还算是好过,他后来娶了高丽总郎尹熙王的女儿为妻,生下了四个孩子,因为岳父的关系,他并没有吃过什么苦,孩子后来还是贵族。

陈理和明升算是在高丽扎根了,他的后来延绵不断,在今天的韩国,“陈”姓已经是一个大姓,陈姓后人认为自己是陈友谅的后裔,所以每年都有很多陈姓的韩国人来到湖北认祖归宗,还在陈友谅的墓前吊唁祭拜。

除了陈理之外,民间还有“九姓渔民”的说法。陈理投降之后,虽然朱元璋没有惩治他,但当年追随陈友谅的将士们都受到了惩治。起义军之中大多是携家带口的大家族,有的兄弟子侄全都在一支军队里面,朱元璋将陈友谅九个大姓的部下连同家人一同贬到了新安江,命令他们在此打渔为生不能穿鞋上岸,不能上岸居住,不能参加科举取仕,也不能和岸上的人通婚……

所以这些人只能以船为家,因为没有文化,也限制和别人接触,他们的后代连个正经的名字也没有,统计人口的时候,花名册上都是些阿猫阿狗的名字。

这些人非常可怜,一直到民国时期还受人歧视。同治年间,严州知府可怜他们向皇帝请旨,让他们改贱为良,同意他们可以上岸生活。民国政府也准许他们自由上岸,不过这些后人的生活习俗已经形成,一直到今天,九姓渔民还保持用穿送嫁妆送新娘的习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