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四季饮食  春季饮食

疫情数据背后的“隐形战士”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3-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疫情数据背后的“隐形战士”

凌晨2点半的武汉街头,一男一女冒着细雨,行走在昏黄的路灯下。虽然戴着口罩,仍遮挡不住他们的倦意。他们是江西支援武汉医疗防疫队疫情信息监测组的杨剑斌和陈姝慧。此时的他们刚加完班,行走在回驻地的路上。

杨剑斌是疫情信息监测组的组长,来自江西万安县疾控中心,工作沉稳老练。小组成立的第一天,他就对陈姝慧说:“我们这个组是队里唯一一个队员全是党员的组,要让党旗飘扬在工作中的每一块‘阵地’上。”

来自江西于都县疾控中心的陈姝慧是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小儿子还不满3岁。看似柔弱娇小的身躯,却蕴含着无穷的能量。业务精湛、工作干练。身为共产党员的她主动请缨,出征武汉,不仅负责疫情信息监测,还兼了宣传报道员。“疾控没有女人,只有女汉子”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两台电脑,两双紧盯屏幕的眼睛,就是开展这份工作的全部“装备”。两名队员来到武汉的第二天就对辖区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陆续完成了1-2月江夏区辖区各报告单位网络直报数据的质量分析,并先后前往武汉雷神山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大花山放舱医院等单位,现场指导疫情报告工作。

“这个病例是工人,没有填写工作单位,要添加进去”、“那个病例的地址经过我们流调不是这个,要改过来”、“这个病例的电话号码是不是填错了?流调人员打不通”……每天白天武汉市江夏区疾控中心的疫情监测室都是这种忙碌的状态。面对各单位上报的信息,疫情监测人员需要一遍遍的核实再核实,确认再确认,因为每一个信息都牵动着疫情处置的各个环节。这些信息里有重复的、有家庭住址不详的、有电话号码错误的……他们要追踪、反馈、跟进,在流调人员、报告单位之间不断的沟通、协调,才能确保信息的精准。

“快、准、精、细”是对信息报送组的精准定位。由于数据每时每分都在变化,各单位只有统一在零点导出数据,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因此每天晚上疫情信息监测人员都坚守到零点,准时导出数据后,再反复比对、核实,一直工作到凌晨2-3点。

前期江夏区疾控中心的人员已经坚守了近两个月。为了减轻江夏同行的工作压力,杨剑斌、陈姝慧毅然接下每日凌晨的数据分析工作。无论面对多么复杂、棘手的信息,他们认真仔细、反复核对,最终做到数据准确、信息完整,为疫情防控工作严守好数据关。

陈姝慧因为气虚,一到冬天就咳嗽。来到武汉之后,因为气候的寒冷,咳嗽更加严重。作为组长杨剑斌非常担心她的身体,每天上下班总是主动帮她提东西,平时更是嘘寒问暖:“要不晚上的工作我一个人做吧,你还是不要熬夜了。”“没事,我的身体绝对扛得住。两个人一起比对,数据更精准。”陈姝慧说。

数据就是他们的战场。为确保数据精准,他们每天分开整理,再相互比对。“昨天的总数是750,今天的总数还是750,没有转入也没有转出。名字我也比对了,昨天的和今天的名字都一样”陈姝慧说。“我比对的名字也一样”杨剑斌接着说:“我们再和系统自动生成的报表比对一下吧。”高度近视的杨剑斌凑到电脑屏幕前认真比对起来:“系统报表显示XX社区减少了1例,XXX社区增加了1例。”陈姝慧看着杨剑斌对比出的问题,陷入了沉思。十几秒后她眼睛一亮 :“按社区比对,把每个社区的病例单独提取出来比对。”一边说一边快速操作:按现住址排序、复制、粘贴、复制、粘贴……16个社区的病例单独提取出来之后,再把昨天的病例按社区单独提取,最后逐一比对。“这个人昨天的地址在XX社区,今天变更到XXX社区。怪不得按名字比对找不到差别。”陈姝慧如释重负,用手捏了捏僵硬的脖子,咔咔作响。“我马上把这个信息写进报告里”杨剑斌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把眼镜重新扶正,认真敲击键盘。“好了,收工!”他看了看时间,又是凌晨2点。

如果说疾控工作是疫情防控的幕后,那疫情信息监测就是幕后中的幕后。这是一份鲜有人知的工作,每天和枯燥的数据打交道。核实、对比、确认,工作繁重又繁琐。但正是这些细致、较真的疫情信息监测人员,提供了最快速最精准的数据与信息,为疫情研判、科学防控、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学依据。

健康报通讯员宗俊 记者 徐雅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