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饮食文化

今日话题丨最可怕的不是吹捧师娘,而是学术圈歪风邪气刹不住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一面是老老实实搞学问,认认真真写论文,却投稿无门;一面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却明目张胆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如此鲜明的反差,怎能不让人感到讽刺和无奈?

特约作者 | 李勤余

近日,主题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作者为徐中民的两篇论文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这两篇本该论述生态经济学的学术论文剑走偏锋,详细阐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让公众大跌眼镜。

过于另类的主题、足够奇葩的行文、都让这两篇论文及其作者成为了广大网友调侃的对象。一时之间,各类“恶搞”层出不穷,舆论场上满是讽刺之声。只是,热闹过后,不妨让我们冷静思考:奇葩论文最可怕的地方,真的只是吹捧师娘?

用论文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让老实做学问的人怎么想?

“师娘美,其风姿绰约,雅致宜人,当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除了模样端庄,神情秀越,禾农而不艳,美而不骄外,师娘处事还有一种幽婉的态度,无论如何急事,她总是举止得体,毫无疾言令色,宛如丁香花开随风飘,优美感四溢。师娘现在尽管年龄已大,但风韵依然高绝……”

这段原文摘录,就足以让诸位读者目瞪口呆。至于那些高度评价导师的段落,大家也可自行搜索。

按说,在学术论文中感谢或称赞导师甚至是师娘的,也不是新鲜事。只是,此类文字大多出现在毕业论文的后记里,描写的方法也不会这么露骨。

不过,我们或许不该纠结在作者谄媚的嘴脸上。不管他的写作动机到底为何,这篇论文竟能成功登陆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才是最令人惊异的地方。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到底有多难,相信身处学术圈内之人一定深有体会。一面是老老实实搞学问,认认真真写论文,却投稿无门;一面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却明目张胆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如此鲜明的反差,怎能不让人感到讽刺和无奈?

可见,此事留给我们的思考,首先应该是,如何才能保证审核论文时,一切“凭质量说话”?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本不难。在欧美国家中长期使用的“匿名评审”制度,或许就是一剂良方。

所谓匿名评审制度,就是把发表文章的大权从编辑手中分走。通常的做法是,期刊在收到论文后,隐匿作者姓名,分别把文章发送给3到5名业内专家,由专家出具评审意见。

这种“双盲”式评审——专家不知道文章是谁写的,作者也不知道应邀参评的是哪几位专家——自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其他因素的干扰。

但现实情况是,引入该审稿方式的中文核心期刊,可谓稀有动物。可以这么说,审稿、发表形式的固有缺陷,正是滋养奇葩论文的温床。不然我们很难理解,《冰川冻土》的编辑为何对“师娘二三事”视而不见?

而此类奇葩论文的诞生,不仅让我们见识了一位奇葩作者,更让我们不禁担忧:那些专心治学的“苦行僧”们,会不会就此感到心寒?若如此,这恐怕才是我国学术界无可挽回的损失。

拿什么来拯救学术圈里的“关系学”?

明明有更合理的匿名评审制度,为何却没有受到各大核心期刊的重视?这当然不是因为各家期刊不懂行、不明理。

恐怕,无处不在的“关系学”,才是让各大期刊作出“明智”选择的重要原因。

平心而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术圈里讲一点师生、同门情谊,本也无可厚非。但对论文作者徐中民和时任期刊主编的程国栋来说,仍需要正面回应公众的质疑,而非王顾左右而言他。

比如,作者在论文第一页标注了研究经费来源: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125019)”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那么该论文的发表,到底有没有经过科学、严谨的审批?而这些调拨这些经费的依据,又在哪里?

有意思的是,论文作者徐中民回应媒体采访时称,不能看举了一个老师和师娘的例子,就理解为拍马屁。写这两篇论文,是对未来景象的一种描述,主要证明的是发展理论。

其实,与其玩弄文字游戏,倒不如请作者扪心自问,单靠他的这套“发展理论”,有没有资格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文呢?

徐中民的导师程国栋自称,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很少关心期刊,对这两篇文章的发表事先“一无所知”。

然而,一本由徐中民2013年所著的图书《生态经济学的集成研究框架》里,作者同样用大篇幅论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为本书撰写前言的,不是别人,正是程国栋。

《生态经济学的集成研究框架》一书前言为程国栋撰写

于情于理,要说身为主编的程国栋对徐中民发表论文一事完全“不知情”,显然难以服众。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开信息,编号为“91125019”的基金项目,指的是“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下的重点项目之一。担任该项目专家组组长的是程国栋,而徐中民则是团队成员。

上述信息,不能不让公众对“奇葩”论文诞生和发表的过程产生更多疑问。

当然,在真相问世之前,我们不必武断地先给这对师徒安上罪名。就在本月12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针对《冰川冻土》期刊发文不当问题发表声明指出,该文确实存在与期刊学术定位不符等问题,将尽快成立调查组,认真调查相关问题。相信,随着调查结果的出炉,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信息。

只是,在这场风波中,“关系学”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莫非,对青椒(青年学者)来说,导师的江湖地位以及和导师的关系铁不铁,才是登录核心期刊的最重要条件?

可是,一位学者纵然才华横溢,若无“关系”,注定一事无成?这不由让人想起那个有名的段子:企业最爱的是拥有三十年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和奇葩论文一样,这个段子让我们开怀一笑,又不得不陷入沉思。

奇葩论文的作者,或许只是学术圈歪风邪气的缩影

事件的发酵还在继续,但另一个问题仍然困扰着我。那就是,如果不是这篇论文实在太过“奇葩”,我们能不能发现这位“奇葩”的作者呢?

换言之,或没有这篇论文的存在,徐中民会不会仍然在学术圈中如鱼得水、四处逢源呢?

说到这里,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徐中民在2013年办的一场讲座。这场讲座的主题是:怎样写论文和文章?

徐中民侃侃而谈,现身说法,为大家讲解撰写论文的“妙法”。原来,他所谓的“秘籍”,就是化妆法,掺沙子,换汤。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用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把各种论文和主题混合,把不同的模式搬到自己的研究主题上来。

徐中民的论文“秘籍”

尽管,徐中民还煞有其事地补充道,这种“抄习”法不等于“抄袭”。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低配版的“洗稿”罢了。看来,这位徐中民已经把一本正经地话说八道内化为自己的“学术”习惯了。至于,刚刚与公众见面的奇葩论文,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但行文至此,我却并不觉得,拆穿了徐中民的“西洋镜”,是什么可喜可贺的大好事。

网络上的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3年,徐中民的“奇文”就在地学界引起了热议,并受到过质疑。但直到近日被舆论大规模关注前,一切风平浪静。

更要命的是,徐中民既然能做讲座,意味着对其学术成就、学术研究方法买账之人,并不在少数。回过头来看,近年间,徐中民不仅著述颇丰,而且也得到了不少积极的评价。那么,为他“点赞”的学者,到底是折服于其学识,亦或是因为其他缘故?

既然如此,或许徐中民以及其奇葩论文,不过是学术圈某种歪风邪气的缩影罢了。不幸的是,靠着“关系学”,他不仅有市场,而且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如此看来,真正值得担忧的,倒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学术界。

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学术界的事自然由学术界自理,这是这个社会能够流畅运转的基础。然而徐中民的奇葩论文,却击碎了公众的信任,由此而来的恶劣影响不容小觑。

我愿意相信,诚信、认真的学者仍是大多数。只是,若“毒瘤”不被去除,环境不被整顿,他人被感染的危险性,就始终存在。

第4657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