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健康饮食

新冠肺炎 | 北京同仁医院战疫日记:一场特殊的战“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2-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新冠肺炎 | 北京同仁医院战疫日记:一场特殊的战“痘”

文 / 黄汇慧 编 / 蒋力

半夜,熟睡中的王洁感到脸上一阵刺挠,伸手去挠,“噗”,水泡被挠破的同时,她一下清醒了,“糟糕,又要好几天才能长好了。哎我的脸……”

王洁是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的护士,参加北京医疗队援武汉已经一个月了。天生的敏感肌遇到气候变化,再加上长时间捂在密不透风的口罩里,刚到武汉没几天,王洁的脸就过敏了,红肿发胀,尤其是嘴周围因为说话经常水汽集聚,起了很多水泡。最难受的是痒,特别是回到驻地休息的时候。

要是工作时痒能隔着口罩蹭蹭吗?说也奇怪,只要一穿上防护服,王洁忙活起来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小水泡们也偃旗息鼓不闹腾了。

提起她,同仁医院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曾宪红竖起大拇指,“王洁是呼吸专业的护士,她总要求尽量多担当,无创式呼吸机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等专科护理她都出色完成。其实小洁身材有些胖,穿上防护服会比大家更难受,但她从不叫苦。”

“叔叔,我给您做个口腔护理。”王洁俯下身子,取出棉签蘸上生理盐水,绕开嘴里的气管插管,轻轻擦拭患者的牙齿和舌头,把边角里刚刚吸痰器没吸干净的痰液带走。“给您擦擦,嘴里没有脏东西,能舒服点。”

王洁护理的是一位重症患者,对于她的话并无回应,而王洁却不厌其烦的解释,这段日子的经验告诉她,“话疗”也是良药。吸痰是感染风险性很高的操作,短时间会形成大量气溶胶,1小时至少做一次,除此之外还要喂药、翻身、扣背、回抽胃管看看进食量是否合适、关注各种监测仪器……上班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有多辛苦?因为缺氧而发紫的嘴唇,汗水“清洗”变白的护士鞋或许可以证明。

昨天是医疗队来武汉整一个月的日子,其实,王洁冲上一线,已不止一个月。

疫情来临,她主动增援感染科,预诊、分诊,采集咽拭子,得知组建医疗队,她又是科里第一个报名。“小洁是个阳光、乐观、充满正能量的孩子。”呼吸科主任刘晓芳说。

医疗队已经出发到机场,王洁才打电话告诉父母,那头带着哭腔,“能不能不去?”母亲患有脑血栓后遗症,血压也不稳定。听见抽泣,王洁也差点掉泪。她深呼吸两下,“妈,您别担心,我一定照顾好自己”,随后把照顾老人的细节再给丈夫嘱咐一遍。

来武汉半个月时,王洁的姥姥去世了。作为姥姥最疼爱的孩子,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却没能尽孝。有时遇到年纪大的病人,轻轻擦拭他们满是皱纹的脸,王洁不禁想,还没给姥姥这样擦过呢,心里止不住的疼。

但她不允许自己乱了方寸,“既然来了就要做好。”工作的时候,她要求自己心无旁骛。休息的时候,她认真学习英语,备考研究生,转移注意力。况且,一个月的朝夕相处,和患者已如亲人一般。

“他们特别可怜,有的全家都在住院,失去亲人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看到他们难过、低落的样子,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合适。以前曾经想考心理咨询师,可惜没行动,现在真后悔。”哪天上班听说有患者走了,哪怕不是自己照顾过的,都会难过。在这样的时刻,她更强烈的感受到与救治的患者紧密相连。他们的失去就如同自己失去,他们的苦痛就是自己的苦痛。

当然有开心的时候,比如虽然大家穿得就像宇航员不分彼此,但一进病区就被患者认出来,“小王护士来啦,你昨天怎么没来?是不是轮休?”再比如看到了核酸阴性的检查结果,一次,两次,王洁激动到一路小跑告诉患者。“那真就像拿到自己的检测结果,说不出的高兴。”

还有就是跟家里通电话。王洁的家在房山琉璃河立教村,因为支援“前线”,市政府、妇联和医院都用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王洁家人的慰问,快递到村口的新鲜蔬菜和慰问信,让村里都知道了王家这个勇敢的孩子,在父母心中,王洁是主心骨,是顶梁柱,如今,更是全家的骄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