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美食养生  人群饮食

以变革 致未来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2-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医院大门远景)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医院一直是紧缺资源。但近两年,地市级医院发展进入“瓶颈期”,上有体量巨大的省级、国家级大型三甲医院,下有区域资源日趋整合的县域医共体。“夹心层”中,地市级医院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寻求破局?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前身为普爱医院,是邵阳市第一所西医医院。应和着新中国盛世崛起、和谐奋进的号角,伴随着邵阳的起势腾飞,在时间巨轮的转动下,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 年,该院成功晋升为三甲医院,站在战略转型的新起点,如何才能建设成为医教研协同发展的一流省属大学附属医院?他们的答案是,以为邵阳800 余万人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核心,培养更多优秀医学人才,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

重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点燃医院发展“新引擎”

强化党委核心引领作用。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好决策关,医院制定下发《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党委书记和院长定期沟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切实提升领导能力,提高决策效率。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改变传统的组织设置模式,以多学科合作为基础,医院尝试推行党建与业务大融合、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大融合,以及党、工、团大融合的模式,设置党总支5 个,党支部21 个。

医院落实支部书记“双带头”制度,从中层干部队伍中选拔103 名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群众威望高的党员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为党建、业务的融合夯实了组织基础。医院创新用人机制,按照“双培养”制度,在中层干部队伍中发展新党员12 名,并提拔重用68 名党员补充到管理岗位。

优化调整内设机构。以“精简高效、职责融合、整体稳定、全面统筹、合法合规、科学设置”为原则,医院对院内组织架构进行调整,设置完整的党务工作机构,对各部门的职能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各层级人员岗位职责,为医院的高效运转提供了组织保障。

基层党建亮点频出。医院尝试院地党建共建,推行主题党日活动进社区、农村、基层,经常开展义诊、急救知识培训等活动,为困难居民提供健康宣教、免费体检等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强内涵:加快转型升级 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

医疗方面。医院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近年来,围绕五大医疗中心建设,依托多学科诊疗团队,不断推进学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017 年,邵阳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挂靠该院,使医院收治的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人数显著增加。2019 年,医院收治危重孕产妇212 名,危重新生儿1091 名,救治成功率分别为100% 和99.90% 。

2018 年,医院加入湖南省卒中联盟,2019 年完成166 例神经介入手术;2019 年,医院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并通过湖南省胸痛中心联盟的验收;2020 年,医院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总部验收,成为邵阳地区第一家通过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

目前,该院急诊PCI 量在邵阳地区排名第一,极大地提高了心梗患者的救治率,为急性胸痛和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2019 年更是医院多学科诊疗的启动年,医院先后成立了消化道肿瘤MDT 、产前诊断MDT 、胸痛中心MDT 等多学科团队,成功救治400 名例危重症患者。

教学方面。医院将教学工作纳入医院功能范畴,建立健全教学相关规章制度,完善教学组织架构,设立22 个教研室;添置了一批高端教学模型,建成13 个实训室,提高了培训容量与质量;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2019 年申报省级与校级教改课题分别为2 项与3 项,推荐申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课题4 项,申报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0 项。

为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2019 年初,医院决定建设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塔院区,拟建成集医疗、科研、临床本科实践教学、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为一体的国家级临床教学示范中心。

医院正以成功创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契机,促进院校医学教育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有机衔接,构建示范性临床教学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水平临床师资队伍,在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临床带教师资培训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科研方面。医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研能力,提高创新水平,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工作,积极探索院校科研合作模式,分别与南华大学、桂林医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指导建设中心实验室、联合进行研究生培养、定期举办科研学术讲座等形式助力医院科研能力的提升,医院科研创新之路铿锵而稳健。

补短板:注重人才储备 建立合理人才梯队

中层干部是医院发展的“中坚”,院党委高度重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了干部换届调整方案,将有激情、能干事的青年干部引入管理队伍中,为医院提质扩容做好人才储备。

医院拟订了“125 人才建设规划”,规划期内,新增学科带头人10 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 名、青年骨干50 名。2019 年度,医院共招聘医学及管理人才60 人,为未来发展做好医学人才储备;开展职称评聘改革,将医疗、科研、教学等作为职称申报的重要评价指标,实现“职称反映能力、能力匹配岗位”的岗位任职模式。

抓重点:严格质量管控 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院加强了全院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和质控体系的建设,修订了医疗质量管理及病历书写规范奖罚制度;强化三级质控体系,建立病历书写“驾驶员”扣分机制,对病历书写进行了再规范;着重诊疗过程的全员全程质控,每周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联合查房,推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以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落实为重点,进行日常质量与安全督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每月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专项考核,确保科室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加强环节质控,做好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质量监控;每月监测医院合理用药数据,开展处方点评工作。

不断创新护理服务举措。改善病房环境,医院从整洁、安全入手,实现6S 管理;对探视人员严格控制,为患者提供安静、人文、舒适的就医环境;充分发挥三级管理职能体系,利用护理部质量管理小组、科室质控小组的质控网点,落实护理质量监管,每月汇总反馈,对护理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原因分析,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改进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模式,加强专科建设,持续推出孕期瑜伽、自由体位分娩、静脉治疗护理门诊和伤口造口护理门诊等品牌,护理专科内涵化建设得以不断提高。

优化就诊流程。医院完成了门诊预约、挂号、分诊、就诊等信息化流程的改造,推行电子健康卡,实现了聚合支付、诊间支付、当面付等功能;增设自动售书机、便民服务站、WiFi 等惠民设施;加强志愿者服务,优化分诊系统,解决挂号、缴费、就诊排队问题。

提升应急能力。医院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全院性大型应急演练,培训重点为疫情防控、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窒息联合救治、急性胸痛患者救治、传染病暴发等。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19 年,医院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28 项,开展病例数达10769 例,其中手术与新技术治疗788 例,检验诊断项目9981 例。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服务能力,改善住院条件,医院启动医疗综合楼建设,并于2019 年11 月破土动工,预计3 年完工并投入使用。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就医环境的美好需求,医院还对院内所有医疗区域进行了改造和修缮,满足了临床医疗用房需求,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

提高后勤保障质量。医院创新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后勤服务效能,围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主题,加大节能知识的宣传力度,纠正不节能行为习惯,提高全院职工的节能和责任意识;继续加强对物资采购,水、电、气的维修,院内绿化、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的管理;加强后勤信息系统建设;对后勤保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后勤服务理念发生根本性转变,服务方式从被动变为主动,服务模式从粗放式、经验式向信息化、精细化改变。

拓联合:加强专科联盟 拓宽医疗服务功能

为进一步加强专科医联体建设和对口帮扶工作,医院与对口医院签订专科联盟协议,重新修订《对口帮扶贫困县工作方案》。针对贫困县域常见病转出率前5 的病种,医院对两所受援医院进行一对一专科帮扶。

为打破地域限制,更好地支持医联体的建设,医院建成远程会诊中心,成立了多学科会诊中心,逐步打造院内多学科会诊网络。

2019 年,医院完成远程心电会诊11527 例,远程影像会诊6286 例,远程临床会诊2 例,共服务17815 人次;派驻对口帮扶人员23 人,开展业务理论、技能操作培训70 余场次,接诊患者4680 人次,开展手术650 台次,会诊220 余次;指导科室开展疑难病例讨论50 次,三级查房110 次;帮助受援医院完成1600 余份病历环节质控、终末质控;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2 项。

描绘未来蓝图,落实发展举措:继续深化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党建与群团的深入融合,为医院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制定医院章程,加快现代医院建设步伐;以学科技术和科普宣教为侧重点,不断扩大服务半径;构建绩效考核体系,健全成本管控体系,细化成本管控机制;加速“五大中心”建设,推动学科转型升级,创建区域医疗中心;做好健康扶贫,推进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

医院党委书记廖旭才表示,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也是“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新的历史时期,新时代的“附一”人,将在奋进中求发展,在变革中谋新生,屹立时代潮头,始终关注健康所需,民生所愿,探索不停,创新不止,在甘于平凡与绽放激情中,相伴荣光。

以变革,致未来!

文:姚罡

编辑:于梦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