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四季饮食  春季饮食

两会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3-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2021年的卫生健康工作安排提出: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如何打造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让更多患者愿意留在本地就医?如何落实三级医院功能定位,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3月9日,在由《中国卫生》杂志社与健康报社共同主办、皮尔法伯集团(中国)公益支持的“两会精英汇”线上座谈会上,来自医卫领域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就相关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托管医院要有章可循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李为民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是解决群众求好医、看好病难题的关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积极践行国家相关规定,在当地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托管了两家医院,在满足老百姓健康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托管医院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三个关键”“三个统一”“三个共享”。

“三个关键”,即政府要有强烈的意愿积极引进、大力支持;所有的扩容都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医院本部要有足够的骨干人才,包括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三个统一”,即统一管理,将被托管医院当成本部的院区管理,管理构架、管理模式全部统一;统一人事,本部统一布局学科发展,统一设置医疗组组长,保证各院区发展差异化、技术同质化;统一绩效分配,托管体系内只设立一个经济管理办公室,按照统一的原则将绩效分配到每一个岗位。

“三个共享”,即信息共享,医院内的各种信息系统要互联互通,且数据必须是规范化的,相关的大数据分析可以促进临床科研发展;资源共享,托管体系内,设备、技术、人才统一共享、统一调配;成果共享,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人才培养成果,纳入统一发展规划,实现成果互享。

通过多年探索,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推动了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和快速发展,提高了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同质化水平,满足了患者对于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当然,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比如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中,如何体现公立医院开展托管等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手段的成效。

“一院两区”建设重在统一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民医院院长 宋张骏

公立医院集中了我国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提质扩容是摆在公立医院发展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目前,陕西省人民医院正与西安市西咸新区政府合作建设西咸新区人民医院,即陕西省人民医院的西咸院区,进而实现医院的“一院两区”式发展。

西咸院区对陕西省人民医院来说,有几个重要作用:

一是补充性。新院区的建成,使本院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是公益性。西咸院区是一所能够满足当地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服务等需求的医院,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是同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本院和新院的医疗水准必须达到同质性。

四是统一性。未来两个院区在人事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将逐步实现统一。

五是备用性。“一院两区”的形式保证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有一个院区可以作为紧急救援之地。

人才和科研是扩容的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立医院原副院长、福建省医科院原院长、福建医科大学教授 翁国星

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过程中,无论是医院分院区建设还是各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对人力的需求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解决了人员不足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提质扩容的目标。

如何吸引年轻人尤其是优秀的年轻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政策保障上,应该创建一个相对良好的从医环境。从基础层面上,要解决年轻医生的生活保障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专业层面上,应该给医生更多的医疗决策权,让医生在制订诊疗方案时回归医学本身。从社会层面上,应当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保障医生行医的人身安全。只有执业环境好起来,医务人员才能充分发挥个人价值,提升专业水平,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科学研究也是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为此,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应用研究,都应当进一步加大投入。因为,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而临床应用研究是医学研究的落脚点。同时,医学研究还应当增加与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交流,将其他学科技术发展的成果应用到医学领域,进而促进医学研究飞跃式发展。

丰富优质资源需政府主导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 毛宗福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是公立医院直接延伸。在一些地方的新城、新区,公立医院利用自身的医疗资源、人才技术等,建立起产权在地方政府、治权在公立医院的全新医疗机构。我认为,这种模式要慎用,以防出现“倒U”现象,即当医疗规模增速到达顶峰后随即出现下降态势。

二是公立医院托管。大型公立医院托管能力相对较弱的医院,可以带动下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百姓口碑的提升,减少患者跨区域就诊现象。在这种模式中,地方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大医院要带着管理、技术等团队下沉,真正为被托管医院培养一支人才队伍,并建立合规合理的托管制度。

还有一种模式,是在一个区域内针对一个或几个重点病种,由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以防治融合为目标,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公共卫生资源,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作的医防融合机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的效益最大化。

资源扩容是共同富裕的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 蔡秀军

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关键在于政府要有顶层设计,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大学附属医院要走在前面,积极配合。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主要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大型三甲医院多院区建设,另一种是特许经营国际化医院,还有一种是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县市级医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是实现共同富裕在医疗方面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为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邵逸夫医院做了一些探索。一是省内与省外相结合,即优质医疗资源不仅服务省内医院,还向省外医院辐射。二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即积极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院内培训。三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四是管理和业务相结合,依托医院管理和业务能力,提高下级医院水平。五是紧密和松散相结合,医院建立了单体多院区的紧密型管理架构、紧密型医联体等,也建立了松散型医联体、专科联盟等。

不是扩增服务那么简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 陈仲强

公立医院异地建院或托管医院有利于迅速提升其医疗服务的规模和质量,目前已经成为各地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能力的重要模式。如何做好相关工作,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应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区域,确定新建医院。同时,确保必需的政府资金投入,处理好扩容对分级诊疗、医联体等综合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作用和影响。异地建院或托管医院,应与属地医疗任务、学科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学科设置,而不是简单地扩增服务。

要保持统一性。在总院的管理下,建立相对独立的责权利清晰的管理团队,要与总院保持信息、数据、人力协调、分配政策等方面的统一性。

要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医院集团式的发展模式和科室的规模扩增;要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

此外,各省市都应考虑建立自己的医学中心,同时,配置相应的临床研究中心和人员编制,由政府统筹资金以支持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

“两中心”应引领临床研究并进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 徐丛剑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包括形式上的扩容和内容上的扩容:形式上的扩容是放大自我弹性,对“国家队”医院来说,应根据“领头羊”的责任匹配容量;内容上的扩容是在能力上实现延展、服务上实现辐射和扩大,从而能够更大程度地让老百姓受益。

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要跟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相结合。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要能够引领学科发展,实现临床诊疗和研究齐头并进,还要关注适宜技术的辐射推广。同时,“两中心”也要通过产学研结合,承担起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医疗水平差距的使命。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要赋予其一定的权力,以助其规范和考核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及其专科,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公立医院先要“自量身家”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肝脏病杂志》总编辑、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所长 任红

加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层面制定的战略方针。抓好、抓稳机遇,将医院建设成为国家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是大型公立医院的重要目标。同时,适度扩大公立医院规模,是更好满足群众医疗需求的措施之一。

公立医院在扩容发展中不仅要同步提升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保持人事、绩效待遇等方面的统一,更要保持共享资源、共享成果。这不仅对公立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公立医疗机构要“自量身家”、适度发展。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还应注意区域间的平衡,争取调动优质医疗资源尽快填充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成渝双城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应建立起与国家医学中心并肩的优势学科及医疗中心,使西部地区的群众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发挥三级医疗资源共享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河南省肿瘤医院教授 花亚伟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医院的实有体量扩大,比如通过分院分区的建设和直接托管的形式实现量的发展。二是合作形式上的扩大,比如医联体、专科联盟和医院联盟的建设。扩容的关键是要在追求同质化服务上下功夫。无论是扩张数量还是资源下沉,目标都是让百姓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应更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政策上提供更多支持,可以探索设立目标责任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更好地发挥“两中心”的作用。二是明确“两中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功能,利用远程医疗实现同质化的目的。三是资源共享,在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上取得共赢,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中心-区域中心-基层医疗资源共享的优势。

为公众发声 为行业代言!健康报重磅推出系列沙龙“两会精英汇”

两会“最”表达 | 传递代表委员健康关注(第一波)

两会“最”表达 | 传递代表委员健康关注(第二波)

两会“最”表达 | 传递代表委员健康关注(第三波)

两会“最”表达 | 传递代表委员健康关注(第四波)

两会“最”表达 | 传递代表委员健康关注(第五波)

首场“两会精英汇”即将开启!聚焦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精细化

两会精英汇 |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变与不变

两会精英汇|优质医疗资源如何提质扩容

两会精英汇|助力健康中国2030 打好慢病管理“持久战”

两会精英汇|公立医院:什么样的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

两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