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食资讯  国外美食

舌尖上的古代新疆美食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9-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当舌尖上的“光盘行动”,成为一种节约,一种时尚。你知道吗?远古时期,新疆人舌尖上的美食也很诱人呢。

  那些诱人美食有哪些?由什么东西制作的?这似乎是无法想象的问题,却在新疆一次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中,显示得越来越清楚。特别是在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最新结果中再一次表明,史前时期的古代新疆人过着半游牧半绿洲农耕生活,他们吃的有香喷喷的肉食,也有美味可口的面食。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些美味食物,带着中原地区的风格,被一代代的新疆人所喜欢,直到今天,新疆人还经常吃。

  这个结论,更加印证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安尼瓦尔·哈斯木多年对古代新疆地区饮食文化研究的观点。 点心

  “从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各种古代面食,是新疆发掘出土各种面食品种和数量最集中,也是保存最完整的。”3月12日,安尼瓦尔·哈斯木告诉记者。翻开厚厚的《丝瑰宝》一书,记者看到有一大堆各式各样点心的图片,非常漂亮:有的像绽放的梅花、菊花,有的如含苞待放的四瓣、六瓣或八瓣花蕾,还有精美的宝相花。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像树叶,有的像动物,还有圆形、三角形、四角形等。特别是那个六瓣形点心,花瓣间,两条花须微微颤动,花蕊细嫩可人,看上去如同真花一般,栩栩如生。如果将这些漂亮的点心放在现在,拿来品尝一番,一定会很解谗。

  梅花和菊花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乔木和草本植物,宝相花为佛教的图案花纹。一般来说,人们喜欢将这些花纹,绣织在丝织物上,雕刻在各种器物上。望着这些漂亮的点心,且不说吐鲁番古代先民当时有多么高的模仿能力,又用多么高超的雕刻技艺,将那些植物和动物形象一一制作在面点上的。重要的是,他们的审美情趣与中原人是那么相似,以至于经过他们的手,每一块点心,好像一朵花,都绽放着唐代西域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光彩。

  那么,这些漂亮点心用什么原料制作的?安尼瓦尔·哈斯木分析和研究后认为,这些点心的原料是精细的小麦,点心做好后,除个别为蒸和油炸之外,大部分都是放入烤炉或烤箱烤制而成的,一道道的工序,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火候才能做得好吃。另外,妙趣横生的各种花纹,都是用手捏或模子压出来的。甚至有一块面点,是在两个圆环之间还拧出一个麻花扣。显然,那是编绳的技巧。

  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新奇,唐代的吐鲁番先民不但会制作这么多样式的点心,还要追求色、香、味、形俱全,品位不低呢。

  其实,在中国传统饮食中,点心不是正餐,算是美味的小糕点之类。古代北方人将点心称为“官礼茶食”。明朝开始,南方有了“嘉湖细点”之说。后来,人们坐在一起,喝茶、吃点心、聊天,点心和茶食也不知不觉混在一起了。

  不管如何得名,如何发展演变,点心总归是好看、好吃。因此,从古到今,中国人在节假日或喜庆之时,喜欢拿点心招待宾客。走亲访友时,也拎一些点心当礼品来赠送。用精制小麦粉和糖、油、牛奶、鸡蛋和各种果仁原料烤制或蒸制而成的点心,不只是一种食物,还蕴含着一股深深的情意,传递到新疆各族群众之间。 饺子和馄饨

  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之一,你可能想不到,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古代先民们,很早就开始吃饺子了。

  安尼瓦尔·哈斯木对记者说,鄯善县三个桥墓地,曾发掘出土过魏晋至南北朝时期的3只饺子,大小和形状,和现在人们吃的饺子,看上去基本一样。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也曾经出土过许多饺子,除了少数已残损之外,大部分保存得比较完整,说明至少在唐代,饺子已经传到新疆了。

  饺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过。据新疆考古专家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臊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辞旧迎新,已成了一种传统习俗。特别是正月初一吃饺子,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人民的民间习俗,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饺子的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唐代称饺子为“汤中牢丸”,元代叫“时罗角儿”,明末是“粉角”,清朝又叫“扁食”了。

  而吐鲁番地区那些出土完整的唐代饺子,虽说叫不上什么名字,但让我们看到了丝绸之开通后,随着中亚、西亚、中原、西域等地区的、贸易和文化往来越来越频繁,饺子是从中原地区传到了吐鲁番地区,于是,古代吐鲁番先民和中原地区的人一样吃起了饺子,后来又将饺子慢慢推广到了其它地区。

  馄饨皮薄,有馅,煮熟后,连汤一起吃。维吾尔语称之为曲曲热。安尼瓦尔·哈斯木将文献记载和考古对比后,认为古时候的饺子和馄饨,虽然都是有馅的食物,但吃法不同。饺子可以蒸、煮、煎着吃,馄饨则应煮着吃。擀面和包制手法,最迟在距今1500年前,已有了明显区别。

  他认为,早在汉晋时期,中原地区流行吃馄饨,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演化出了饺子。

  饺子和馄饨,如一对孪生兄弟,中原地区人喜欢吃,古代新疆人也爱吃。现在,新疆人日常家庭生活也经常吃,招待宾客时,少不了这道香喷喷的美食。 月饼

  阿斯塔那墓葬群里,还出土了一块月饼,圆圆的,如太阳般四射的宝相花纹,四周如瓣和松针花纹,看上去排列整齐,错落有致,完整而又漂亮。

  这是目前新疆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块月饼。新疆考古队员们透过这块月饼,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最晚应在唐代就传入了新疆地区。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中秋节吃月饼本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历史久远。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月饼视为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之时,阖家团聚,品尝月饼,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安尼瓦尔·哈斯木翻阅了很多中国民间食物的文献资料,他发现早在殷商时期,江浙一带用于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到了汉代,民间就有一种或蒸或煮的饼。那时候,人们将月饼叫小饼或甜饼,当成一种供品,主要用来祭月神。到了唐代,月饼了民间,长安京城有了饼师,还有了糕饼铺。再到了宋代,月饼又被雅称为“荷叶”、“金花”,四处盛兴。之后,月饼不但讲究味道,还讲究样式,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相关的图案还被“绣”于饼面,秀色可餐,令人食欲大增。直到今天,这种传统

  2011年,距今2500多年前的鄯善苏贝希墓地,出土了一碗粟米面条。一根根面条,粗细均匀。这大概是新疆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一碗面条。这个发现,入选了美国《考古学》评出的2011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报道称,这碗面条保存非常完好,考古学家有望在不久后,将模拟复制这种面条,体验一下古人的饭食。

  2500多年前的面条,让世界考古专家学者和的眼光,投向了中国,投向了新疆。

  新疆的古代面条,有多种。汉文文献记载称,它是一种西域胡食,做法筋道。比如,吐鲁番出土汉文文书对它的具体做法还有详细解释:当时除了面条还有汤饼。汤饼即面片汤,制作方法和饼相同,用擀面杖将和好的面擀开、擀薄,在此基础上再切成宽条状。汤饼可荤食,可素吃,加工时汤里要放肉和胡瓜(黄瓜)等蔬菜。

  社会发展到今天,古代面条仍是吐鲁番乃至新疆各民族至为喜爱的家常便饭之一,种类也演变得越来越多。其中,新疆各族人民普遍喜爱和经常食用的汤面片、拉条子(拌面)和爆炒面等,就是其中之一。还延续在现代新疆人生活当中。 面条 美食从哪里来?

  这些诱人的美食,古代新疆地区什么时候有了小麦和各种原料?不妨让我们的眼光再往前延伸。

  神秘的小河墓地棺木里,曾放着不少颗粒饱满的小麦、黍。8年后,参与了整个发掘过程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文瑛,和一些科学家对其进行DNA分析研究后惊奇地发现,当时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小河人曾从事农业。

  顺着这个视角,往前看,李文瑛还发现早在8000年前,高加索山脉就种植着这种小麦,后来扩散到了欧洲和中亚地区。也就是说,小河墓地出土的小麦,可能是欧亚西部人群大规模迁徙的结果。还有黍,大小形状和中国北方地区的一模一样,应该来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二者加起来,李文瑛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小麦,从西部而来。黍,从东部来。小河墓地的农业,是东人群大规模运动的结果。

  小河墓地距今4000—3500年左右,是目前新疆境内年代最早的墓葬之一。小麦和黍的发现,说明古代新疆地区最早的时候,就有了农业,当时的古代先民吃粮食作物。

  小河如此,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骆驼石遗址的旧石器、巴里坤县子乡新石器时代遗址、罗布淖尔孔雀河墓地都出土过麦粒,还有哈密五堡墓地的粟亦如此。这些新疆最早时期粮食作物的发现表明,古代新疆地区的农业的发展是在早期铁器时代后,尤其进入两汉时期,丝绸之的畅通,商业贸易的繁荣,使者、商客、兵士、庶民的频繁往来,内地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不断传入,让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的农业经济迎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曾几何时,尼雅河、克里雅河、和田河、玉龙喀什河、喀喇喀什河、塔里木河沿岸清水碧波、绿洲叠加。以楼兰、罗布淖尔地区、渠犁、轮台为中心的天山南麓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地区,还有以伊吾、车师前部为中心的东疆地区,农田四处可见,阵阵飘香的小麦、粟、大麦、玉米,红花、胡麻、豆类、蔬菜、果物等迎风摇曳。

  这些种类繁多的粮食作物和豆类,飘着古朴的泥土醇香,后来被古代先民们巧手制作成秀色美味的面食,如一朵朵蓓蕾,在新疆大地绽放出了绚丽无比的花朵。菊花式点心。

  本报记者张迎春当舌尖上的“光盘行动”,成为一种节约,一种时尚。你知道吗?远古时期,新疆人舌尖上的美食也很诱人呢。那些诱人美食有哪些?由什么东西制作的?这似乎是无法想象的问题,却在新疆一次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中,显示得越来越清楚。特别是在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最新结果中再一次表明,史前时期的古代新疆人过着半游牧半绿洲农耕生活,他们吃的有香喷喷的肉食,也有美味可口的面食。随着历史的演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