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食资讯  国外美食

以吃之名“尬聊”的美食节目 还能撑多久?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12-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导语:一个节目要取得市场的认可,如果始终把目标聚焦在人多的地方,不仅“众口难调”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失去可持续发展动力。而美食综艺节目若是想扩大声量、获得关注,就更需要在这一细分类型里深耕,用适合的明星满足这一细分市场的需求,诠释真正意义上的“美食与爱”。

  俗话说“唯美食与爱不可”,近几年无论是各大卫视还是网络视频,美食类节目似乎成为了可以展现和挖掘爱豆另一面的新切入点。综艺市场上越来越多“以吃之名”的明星脱口秀节目堆屏,节目组欲借“厨房”这一新情境刺激观众味蕾的同时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然而,打着美食旗号“尬聊”的节目们,还有必要继续吗?

  5月18日《姐姐好饿》第二季在爱奇艺回归。身为小S独挑大梁的第一档美食脱口秀,新一季的第一期节目备受期待的同时也争议不断。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在节目内容上的创新在于新增了嘉宾期待值。除了像第一季一样会邀请当红男嘉宾之外,每期还会有1位来助阵,在小S“抓马”和“挑衅”之下,或许会有更多猛料和在“厨房聊天”的情境中出现。

  同时《姐姐好饿》第二季的舞美布置添重了美食元素——先是两位型男帮厨送上从全国各地寻找的决战特色食材,然后小S与嘉宾在身后的食材区挑选配料食材,由此展开料理PK大赛。

  大S和餐饮界大咖老公汪小菲作为首期嘉宾,在节目中大谈两人与“做饭”相关的生活日常。比如大S说有一次汪小菲在工作突发高烧,她订了最早一班飞机去亲手给老公煮水饺。整期节目看下来无功无过,可能一来是因汪小菲跨界综艺荧屏的经验不多,在节目快问快答环节略显紧张,相比第一季男嘉宾的游刃有余还差点火候;二来虽然这是小S与姐姐、姐夫俩人的首次同台,但其实节目中的笑点和环节,在之前大S和汪小菲各自上《康熙来了》的时候已经出现过。

  小S依旧延用“抓马”式主持风格现场花式“撩”男嘉宾(她姐夫),一会儿帮姐夫脱外套、一会儿怕油溅出来躲在姐夫身后求。口齿伶俐、率真豪放的表达方式在《康熙来了》就已成为她火遍两岸的标签,喜欢的人觉得真实,不喜欢的则认为落俗且有失风雅。

  《姐姐好饿》第一季的另一个笑点还出现在小S飚戏环节。一直说着要在这里证明自己是实力演技派的小S,以此为噱头每期都会和男嘉宾现场“辣眼”演绎一些经典片段。到了第二季第二期,小S更与林志玲展开了“Bitch”的撕逼环节。

  从《康熙来了》到独挑大梁,观众对《姐姐好饿》最大的猎奇点或许是小S褒贬不一的主持风格,以及她会怎样花样“zuo”男嘉宾。但是通过看完第二季第一、二期的整期节目,有种“新包袱装旧梗”的感觉。

  目前看来第二季显然没有满足观众越来越高的“期待视野”,而曾经看来通过“zuo”男嘉宾和飚戏最能吸引观众的笑点,再次被沿用只会觉得变成了“尬聊”和“尬演”。

  据悉,第一季的《姐姐好饿》曾因小S在节目中与男嘉宾互动尺度过大曾被下架限期整改,与该节目同时期被下架或整改的综艺还有王思聪旗下的《Hello!》、马薇薇参与的《黑白星球》和《奇葩说》第二季蔡康永谈“出柜”的那一期。

  由此可见,《姐姐好饿》前卫的节目风格对于内地市场仍是“水土不服”。网生领域内容监管开始收严,国内网综节目虽以灵活、、包容的姿态受网友喜爱,但其内容一临着“低俗化”的质疑。带着创新的《姐姐好饿》第二季或许在内容上会变得清新和许多,但正三观的同时如何不落入像其他美食综艺一样“以吃之名”“尬聊”的同质境况,或许是节目组值得思考的问题。

  自从在《爸爸去哪儿》中大展厨艺获得不少话题讨论和观众好感度之后,近两年,以明星厨艺为契机和出发点的美食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除了在各大卫视热播的《星厨驾到》《透鲜滴星期天》《谁是你的菜》等这些展示明星厨艺的节目,网络综艺也成“吃货”阵地:《拜托了冰箱》《饭局的》《姐姐好饿》......还有慢综艺《向往的生活》、强明星IP的《十二道锋味》都是在用心诠释“唯爱与美食不可”的情怀,无论网、台,美食类综艺都在努力用“吃”建立起观众与明星的“强关系”。

  美食类节目中,“吃”这一元素的比重是节目组要把握的重要关系,节目重点是借美食来找明星话题还是重点展现卡司的厨艺,侧重点不一样类别就不一样。纵观当下的美食类脱口秀节目形式,基本都是借“吃”为引子打开爱豆的私生活话题——比如引进韩国版权的国产版《拜托了冰箱》,每期的明星大咖带着自己的冰箱一起来到节目现场,冰箱在韩国人的生活观念中代表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轨迹,属于个人隐私范畴。这个节目就是通过揭秘爱豆的冰箱来畅聊美食生活、趣事,再加入一些厨艺展示部分如每期两位主厨利用明星冰箱食材进行15分钟创意料理对决,也满足了观众想看到爱豆更多面的心理需求。

  依据前两季的豆瓣评分,不得不说这样一档带有“国外基因”的引进节目,在国内已成为一档话题性和娱乐性极高的互联网综艺。

  而随着综艺节目“网感”愈来愈浓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打着‘吃货’和‘美食’在硬聊,节目里更多关注明星和嘉宾的互动了,美食和厨艺环节一闪而过,作为奔着吃而来的观众看得很是尴尬。”还有些观众表示怀念《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诱人程度,“现在的美食综艺中的美食部分大多都只是做个话题,走个过场,很难激发起吃货的,如果节目不把镜头聚焦于美食之上,为什么还要打着美食的旗号?”

  比如由腾讯视频从韩国引进的节目《拜托了冰箱》和乐视视频自制的《你看起来很好吃》这两档纯网生美食综艺节目:《拜托了冰箱》由何炅与王嘉尔组成“何尔萌”主持团,邀请过郑凯、陈赫、张绍刚等嘉宾,把他们家的冰箱搬到棚内,通过冰箱内的物品展开话题,聊生活习惯和;再到早前的另一档美食综艺《你看起来很好吃》,由“好吃家族”的队长陶晶莹担任主持,飞往全球各地的明星家中,也是直奔冰箱做菜聊。

  两档节目在美食综艺风口可以说是引领了一票“冰箱系”的风潮,从节目名称看上去以为将会是场刺激味蕾的视听盛宴,实则也是通过消费明星隐私满足粉丝的窥,与其说定位是美食综艺,更像是由美食+、美容、感情、生活….等叠加起来的大杂烩,美食元素本身在节目中的地位却变得模糊不清。

  虽然美食综艺相比于《舌尖》系列的美食纪录片的侧重点不一样,但不难发现随着美食综艺越来越多,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民以食为天”的文化背景下,“美食”究竟为综艺节目锦上添花的创新?还是沦为尴尬的中介?其属性似乎模糊不清,以至于出现向网友那样对美食节目的。

  2014年前后,《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一系列引进模式的现象级,掀起了一阵国内的“引进风”,而美食综艺的内容定位和数量也在潜移默化发生变化。随着“网生代”的崛起,其市场消费力和综艺需求逐渐被发掘,越来越多节目的价值观认为“得年轻人得收视”,然而在创意不能完全支撑膨胀的市场需求的矛盾下,美食综艺借鉴国外的成熟模式也成为了一个必然阶段。

  《厨师》《星厨驾到》都脱胎于欧美国家流行的厨艺竞赛模式,《拜托了冰箱中国版》《你看起来很好吃》则引进韩国模式。众多可以选择的节目看到后面发现套都一样,同质化的结果使得产品样式单一,观众需求逐渐得不到满足,这样不仅会削弱综艺节目收视价值,对节目资源的也是一种浪费。引进的“舶来品”虽然内容创意和节目形态很快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其能力相当不稳定,“禁韩令”面前“嫁接”显得更为风雨飘摇。

  近几年,美食在中国土壤上已显有原生径,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从本土文化出发的垂直系美食综艺。如开辟了美食节目新形态的《十二道锋味》、体现国内餐桌游戏文化的《饭局的》,以及由腾讯视频与黄小厨联合出品的美食生活脱口秀《黄小厨的春夏秋冬》。与其做成“大杂烩”的尴尬效果,不如像这些节目的尝试一样,抱有诚意的在品类节目中的“美食”这一细分市场上深耕,做深做透一个单一品类。

  比如以“做菜是一生的爱好”自称的谢霆锋,因明星本人的推动,前几季的市场已然开拓完成,完全占据了“美食节目”这一市场,通过吃透 “小众市场”外延至“大众关注”,使《十二道锋味》成为具有强明星IP且持续发展的“美食节目”。从这个角度来说,《十二道锋味》抓住了合适的类型,也匹配了最合适的核心明星,在“美食节目”这个市场上拥有了最大的影响力。再比如从“文艺男青年”回归“烟火气”的在《向往的生活》中我们吃饭、生活的黄磊。

  一个节目要取得市场的认可,如果始终把目标聚焦在人多的地方,不仅“众口难调”,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失去可持续发展动力。而美食综艺节目若是想扩大声量、获得关注,就更需要在这一细分类型里深耕,用适合的明星满足这一细分市场的需求,诠释真正意义上的“美食与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