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传统文化

托克逊县红旗一段“诗书继世”的佳话2017年1月31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1-3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976年,张侃终于等来了机会——到吐鲁番地区师范学校两年。他高兴得给老家亲人写信,84岁的爷爷激动地说,他家教书育人的传统得到传承了!1979年,他的爷爷是带着满足的心情去世的,在那一年,他开始在红旗中学执教。

张侃“”时还惹了一场大祸。他读书时看到家里的毛石膏像通体为白色,心想,人的眼珠是黑的,怎么会是白色的呢?便用毛笔将石膏像的眼珠描成黑色。村里人很相信读书人,因为他们过春节或婚丧嫁娶的对联,都是张侃一家人帮助写的,于是,家家户户都把石膏像的眼珠涂黑。结果,校领导很快找到张侃谈话,说这是,让他承认这件事是他父亲干的。张侃不承认。等待他的是全校500多名学生的,1970年升高中时他在全是第一名,但还是被刷了下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张侃在哈密教育学院学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哈密教育学院学习。。

在张侃的劝说和服务下,一批批教师取得了文凭,或拿着预选指标让文凭上升。文凭高的年轻教师,有的了领导岗位,有的被调到吐鲁番市或乌鲁木齐市任教。受他的影响,他周围的亲戚也都捡起了书本进行学习,走进了课堂,获得文凭后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1995年,张侃被调到乌鲁木齐县交通局公养护队工作,养护队有不少年轻人文化程度偏低,连年终总结都不会写,他又劝说他们多去学习,提高文化素质。

张侃的文人气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曰读书,一曰饮酒。

这年头,读书和饮酒不是某个群体的专利,人人皆可或浅或深参与其中。身着保安、在乌鲁木齐市北门一栋高层公寓经常值班的张侃,戴着老花镜看报读书或就着花生米小酌几杯时,人不可能把他与文人联想到一起,但曾经生活在托克逊县夏乡、晚年定居在乌鲁木齐的一位老人如是评价他:张老师读书喜摘抄、能注引,饮酒喜吟诗、能著文,是一个十足的知识。

这一年,红旗里的确传开了好消息,教育系统要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工农兵。各推荐的只要出身工人阶级或贫下中农,有文化基础,在生产队表现好,有30名至40名贫下中农签字认可,都有机会进高校学习。

张侃的户口在红旗卫星农场(今夏乡色日克墩村),他是下中农成分,上没问题。一直天天拿10个工分,表现不能说不好。再加上他有文化,经常帮别人写家信,帮生产队记工分,生产队长乐意推荐他,社员们争着往报送材料上签名或按。可是,名额太少,他连续两次笔试过关后都被别人顶掉,也就是从这个年代起,“后门”一词开始作为新词渐渐流传开来。

1971年4月,16岁的张侃像个逃荒的少年,只身从河南坐火车来到新疆的托克逊县。他找到在托克逊县养段工作的一个亲戚说:“我在老家待不下去了。”

在老家上学时,爷爷和父亲用牛皮纸装订了不少古诗词课本,让张侃。“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植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而他千里迢迢来到托克逊县红旗之后,他发现摆在面前最重要的事是问题,至于像爷爷、父亲那样教书育人,梦里都不曾出现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带初三年级的班主任张侃与毕业生合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张侃等优秀教师合影留念。(本组图片由张侃提供)

红旗中学是一所民汉合校,张侃很珍惜教师岗位,珍惜和各族学生的。当时教学条件非常落后,他经常把学习资料刻到蜡板上,油印出来发给学生。他找来木板和毡子制作黑板擦,和学生一起掏旱厕。晚上备课到深夜,早上到教室架炉子……为学生做的每一件事,他都能从中感到快乐。

本站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红旗自然条件恶劣,1972年,张侃被派到山里放羊。他和两个维吾尔族伙伴500余只羊,配发给他们的是两头毛驴、一顶帐篷、一支步枪。放羊生涯里,他学会了维吾尔语。1974年,张侃个子长高了、身体变壮了,迎接他的是更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他被派到大河沿火车站当装卸工。当时,国家还很落后,化肥基本上靠进口,经常有大的日本、罗马尼亚化肥运抵大河沿,再从这里分运到南疆各地。张侃和班组里共12个小伙子,每天要装卸数百吨化肥。他们的待遇是每月加三天工分,并可以提前支取工资总额的30%现金。

本报记者石速”

让张侃自豪的是,他女儿初中毕业后也报考了师范类学校,中专毕业后便被乌鲁木齐市一所小学录用。女儿一边教学,一边自学,目前已成长为乌鲁木齐市优秀教师。

在亲戚的帮助下,张侃作为知青被下放到红旗劳动,什么农活都尝试过。第一个月,他每天挣9个工分;第二个月,他便像一样每天拿到10个工分。10个工分大概折合人民币一元,他舍不得花,将大部分钱寄给父母。

21岁实现师范梦想

张侃老家在河南省虞城县城郊(今城关镇),他爷爷教过私塾,父亲是教师,全家男男、老老少少抓起毛笔都能写一手漂亮字。可“”到来后,整个没人羡慕这个充满书香的家庭。父亲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地位在地、富、反、坏、右、、、之后,经常被抓起来。

31岁劝说上学

国家和地方也意识到了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对教师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张侃一到哈密地区教育学院上学,除了原来工资保留,每天又多了6角钱补助,这可是一天的伙食费啊!

1980年暑假期间,张侃考上了哈密地区教育学院,全脱产学习两年。他向托克逊县教育局领导请假时,领导对他说:“你的水平已经很高了,不需要再了。”他说,教师的水平必须要上台阶,现在中专教初中,大专教高中甚至高中教高中,这样下去不行。

1982年,他怀揣文凭回校时,月工资由原来的50多元涨到了80多元。

“我的梦想是能范类学校,将来当一名人民教师。”1975年春节,张侃回老家探亲时,向全家人说出了压在心底的梦想。当教师的苦楚,他的爷爷和父亲深有体会。爷爷对他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一直不高,古人有句顺口溜: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我教私塾时,孩子那么耗费心血,一年到头,不过是换来两斗麦子、两斗高粱共160斤粮食的报酬。”父亲对他说:“孩子,当年,我教书时不能在口教,必须到几十里外的其他,这样一来照顾不了家庭,就这样,运动到来后还被来去。亏得你当年那么懂事,要是把描石膏像眼珠的事情安到我身上,我早就进了。”母亲张罗着为他介绍对象,他去见面。他赶紧动身返回新疆,他感觉到,知识的春天即将来临。

人民时期,夏乡名为“红旗”。张侃和夏乡的老友饮酒,总是回顾红旗那段岁月。老友们有的从自治区厅局机关退休,有的在商海拼搏多年,在一起小聚饮酒时,张侃总是争着买单,并说自己经济条件好。老友们心里清楚,他有退休工资、有房屋出租、有一份保安工作,经济条件是不错,但他最满足的是,他从小树立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理想,在红旗实现了。

1986年,31岁的张侃被调到托克逊县教育局负责招生工作,他发现全县80%的小学教师没有文凭,高中毕业生在高中教书的现象很普遍。过去,他是到辍学孩子的家里劝学;现在,他不得不暑假休息时间,劝教师们拿大中专甚至本科文凭。当时,考取文凭的方式有多种渠道,可以参加自学考试,可以参加函授,也可以上电大等。有一句流行的顺口溜是:年轻人,学文化;中年人,上电大;老,干四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把教师视为四化建设的宝贵财富,进一步落实知识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张侃对教师岗位更加热爱了,他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当时,新疆电视师范大学开始函授招生,张侃学完3门课程后感觉学得不够透彻,希望进校园全脱产学习。

16岁娃挣工分养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传真:邮箱:

艰苦的条件和繁重的劳动,并没有张侃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教育的热爱。劳动间隙,他教不认识的社员认字写字;春节来临,他为社员们写春联。大河沿火车站装卸队来自6个省份,他写的对联是“五湖四海皆兄弟,天南地北一家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