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郭继承:儒学视域下中国的民族特色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5-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的内涵非常丰富,但其最深厚的根源,来自于以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和智慧。中国,在内涵上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共性的文明,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创造,唯有如此,才能彰显“中国”的内涵和价值。正确理解中国的民族特色,既是全面理解中国内涵的需要,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首先,在如何看待人类自身的命运问题上,中的文化存在巨大差别。“命运”的话题,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话题,如何看待“命运”问题,与人类的文明道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文化深受教的影响,认为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人类最终的救赎和希望就在那里,这就是学者们所共识的“外在超越”之。与此相反,在“谁在救赎人类”的问题上,中华文化提倡“自强不息”的内在救赎,强调人类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与文化的“皈依”的“外在救赎”有着根本的区别。

  文化认为作为原罪的人,只有祈求的和才能得到救赎。中华文化则认为这个世界没有创世主,世界本来如此。这就是《易传》上所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强调“敬而远之”的道理。所谓的“敬”,是为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目的是为了,而不是引导人的外在;所谓的“远之”,是孔子担心人们一旦了盲目和狂热之后,就会迷失人生把握命运的方向。在中国明代,有一本家训《了凡四训》,其中明确提出“命立,福自己求”,强调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在自己的手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德行和人格,有什么样的智慧和境界,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决定了人们的命运和人生轨迹。

  可以说,这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无论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人类社会,到底发展的向在何方?切不可对外部神秘力量的盲目和,最重要的就在于人们自己的和智慧,在于人们怎么样深刻认识自己和,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和努力。以来,在查处的一些违法、违纪的官员中,有些人甚至买了护身符保自己平安,这种完全了中华文化的内在。“命立”,“福自己求”,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在于自己如何把握,领导干部最好的护身符就是我们党的旨:全心全意。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能够有之气,风清气正,尽责任守规矩,一定会平平安安,这样既服务了社会和人民,也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可以说,自强不息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全世界的一种启蒙,面向未来,人类社会的大家庭,只有好好合作,互相尊重、学习和包容,互利共赢,这才是人类的未来之。否则,如果带着唯我独尊的狂妄,奉行所谓弱肉强食、丛林的,零和游戏的狭隘,推行对抗和冲突的霸权主义,都不会给人类带来任何的希望。

  其次,在思维方式上,文明从柏拉图的和现实世界二分,到教的天堂和的对立,再到康德“此岸”和“彼岸”的分野,养成了文化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美国奥斯卡取得大的影片,很多的主题都脱不掉“与”二元对立的窠臼。在这种思维方式的下,社会往往有骨子里的优越,对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有根深蒂固的和傲慢,仿佛自己就是文明和先进的代表,凡是和自己不一样的文化和做法,均被打上有色眼镜的烙印。中华文化则不是如此,孟子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本就多姿多彩,五彩纷呈,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同时,每一个国家也都有自己的问题和缺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和而不同”,主张不同人、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相互尊重和学习,而绝对不是把自己当作真理的,对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的文化和制度,就大加鞭笞甚至。客观地说,国家有他们的优点,但事实上他们的问题也常之多;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问题不少,但我们也有很多的优势。看问题绝不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而应该客观地呈现出世界的本来面貌,用正确的价值观做出判断。

  再次,在的关系问题上,文化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现实社会的冲突和对抗。某些国家往往把自己当作真理的掌握者,带着所谓的“高傲”和“自负”,自以为是的代表,是的选民,对那些与自己的文化和制度不一样的国家,采取和对抗的态度。这实际上成了当今世界充满冲突和对抗的文化根源。那么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呢?《中庸》做出了非常好的回答:“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也就是说世界,不是互相征服和零和游戏,更不是互相对抗和冲突的关系,而是互相资生、互相哺育。用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发展的好,对世界都是利好;世界其他国家都和平、安宁与富庶,中国也才能更好。中国崛起是任何国家都不了的趋势,而且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是当今世界经济的最大引擎,可是某些国家由于自身文化的局限,并不能认识到并育的关系,不断的给中国发展制造障碍。实际上,对抗没有出,合作共赢才是人类的未来。正是基于中华文化的智慧,和习总提出了“一一带”外交政策,成立亚投行,奉行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外交,引导全世界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应该说,这常智慧的政策和,文化的这种和智慧,应该成为全世界的外交准则,只有所有的国家认识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绝不可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绝不可搞什么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而是要大家一起商量,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和包容,只有这样,人类才有未来。

  最后,在“小我”和“大我”的关系问题上,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多民族交融与分分和和,中国人民痛切地知道国泰才能民安,知道什么时候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稳定,什么时候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强盛而有;反之,什么时候陷入分崩离析,四分五裂,人民必然失所,涂炭。因此,对国家和民族团结的认同,是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一句话,个体的“小我”与国家的“大我”是有机统一的,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幸福安康;反之,只有人民活的有、享受、、的阳光,国家才能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将“大我”和“小我”有机融为一体的观念,与文艺复兴以来社会过于提倡的个体有所不同。近代以来,社会出现的单一民族国家认同与当今欧盟的危机,都与文艺复兴以来片面提倡个体有关。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共生共荣,我们的认识到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性,个体的“小我”与国家的“大我”要紧密的融为一体,正如习所说“中华民族要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形成强大的民族合力,才能有效地民族的;否则,任何“自不可活”的内乱,都是自毁长城,自断未来。

  研究文化视域下民族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质,并自觉传承伟大的民族,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习总在建党九十五周年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个文化上没有自信的国家,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大力中国,培育我们的文化自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