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传统文化

卢禹舜委员:加强美术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的作用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6-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导语】2017年的“时间”,文化艺术界的政协委员和代表们的提案与观点陆续呈现。以下是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院务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师范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卢禹舜的提案:“加强美术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家园。在漫长的文明进程和演变中逐步沉淀下来的包括思想、习惯、价值等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风骨和民族,其独一无二的、智慧、气度、神韵,是中华民族的标识,也是中华儿女实现民族文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源头与动力。习总指出:“我们要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中国美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表达中国文化的最形象、最有审美感染力的载体。因此,有必要在持续深入发掘、探究和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融入时代、人民和生活的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加强美术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近些年,无论从政策引导还是从社会各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价值的重视程度都在逐年提升,“国学热”的升温,传统文化教育的加强,传统工艺的振兴,“工匠”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和“一带一”国际美术创作等工程的实施,文博单位的相应举措,等等。都为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发挥了特定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有高原,缺高峰”。兼顾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文化底蕴深厚,形式新颖独到,能够立足于传统和中国,着眼于当代和世界的,真正撼动,有筋骨、有温度、有,能够引领人、鼓舞人、抚慰人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尚不足以与我们的时代相匹配。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自发创作原动力不足,简单化图解多于深刻和创造性的表达。

  (三)各层次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投入和重视不足或教育教学安排不够科学合理,包括很多艺术家在内的国民整体传统文化素养偏低。

  (四)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与时代、生活脱节,传统文化元素未充分融入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青年人往往对文化更觉好奇、亲近,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到陌生甚至。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过于忽视和,尤其是五四运动和“”,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本身造成了严重的,而且了几代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造成了文化传承的断层。

  文化的影响和市场大潮的冲击,形成了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外来文化利用商品消费的方式获取文化认同,通过市场运行机制,将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等不断渗透至我国,造成国人对文化的盲目追求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疏离与陌生。艺术家的创作也受到西化影响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压力的挤压。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一方面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实用功利教育目标的影响,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相对匮乏,造成了整体国民传统文化素养偏低,并且,也造成了当前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优秀师资、合适的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突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尚未确立体现民族自主性和民族文化占主体地位的文化模式。另外,对家庭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足,也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家长本身传统文化知识缺乏,并且也忽略了自身对子女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文化传承的断层和经验的缺乏,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传统文化很容易与现实生活脱节,而最有效的传承,就是将其活化,融入到时代生活中,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和有效利用还需要我们持续加大投入,补很多的课。

  (一)通过展览、项目、课题的方式,鼓励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美术创作。把“充实而有”和当代视阈的创造性表达,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作为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评价标准。创新展览和展示方式,增强体验和沉浸感,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二)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家庭教育和公共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培育良好的文化土壤和氛围,提高包含艺术家在内的整体国民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中强调知行合一,注重人文艺术、生活经验的学习和积累,使学生的习得最终落实到人生:全人的养成、爱国的热诚、生命之道和美的情怀。

  (三)通过多渠道、有力的宣传,公益广告,、论坛,公共艺术的营造,LOGO设计,重大节庆或文化艺术体验活动和丰富的艺术衍生品,比如包含中国美术图案或元素的各类生活用品、服装服饰等,使传统文化元素以可视可感的美的形式,渗透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并在生活中具有一定意义的仪式感,但要避免形式主义。

  (四)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有益经验,吸收现代科技,寻求符合时代审美的、能将抽象的思想观念形象化的美术形式,形成新的文化符号,借助电影、动漫、游戏、舞台设计、工艺品、互联网等其他艺术途径,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鼓励跨界融合,加强美术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