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食养生  人群饮食

食物发出的5种“癌变”信号 可惜80%的人没读懂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11-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一谈到癌症,可能人人都会神经紧绷。其实不仅人可能得癌,食物也可能产生“癌细胞”。这样的食物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人吃后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一谈到癌症,可能人人都会神经紧绷。其实不仅人可能得癌,食物也可能产生“癌细胞”。这样的食物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人吃后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经过120℃以上高温烹制后,颜色会发黄发褐,同时出诱人的香气,这个反应叫美拉德反应。

  比如红烧肉、烤鸭、烤面包、烙饼、油炸食物各种烹调后颜色变深发褐的处理,几乎都促进美拉德反应。

  国际的致癌物丙烯酰胺是这个反应的一个产物,一般来说,食物加热后颜色越,香味越浓郁,丙烯酰胺含量也会越高。

  因此,馒头片、面包片不要烤到太黄的程度,尽量少吃烤制、煎炸、膨化的薯类制品,如炸薯片等。

  在紫外线、氧气和水分的影响下,食用油、坚果等食物中的脂肪会发生氧化,生成小的醛类、酮类等身体健康的物质,同时产生一股又苦又麻、刺鼻难闻的味道,俗称“哈喇味”。

  吃了有哈喇味的食品,可能引起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长期食用还可能诱发癌症。

  食用油应该装进密闭的容器中,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并且新油和旧油尽量不要混在一起,因为油脂的氧化会“传染”。

  在储存过程中,蛋白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先变成肽和氨基酸,再分解成低级胺和氨气,导致食物有氨水味。

  低级胺不仅有一定毒性,还非常容易和水产品中少量的亚硝酸盐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这类物质是促管癌和胃癌发病的重要化学因素。

  容易发生此类变质的食物还有腌鱼、腌肉、鱿鱼丝、干贝、鱼干等。虾皮、海米等食物出现异味要扔掉,即便水洗后,也不能放心吃。

  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加热超过200℃后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

  杂环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和致基因突变作用。一般来说,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食物水分含量越少,产生的杂环胺越多。

  特别是变焦的鱼、肉类食品,不仅含有大量杂环胺,同时还有苯并芘、丙烯酰胺等其他致癌物。

  在外就餐,少吃烧烤、炸鱼等食物。家庭中尽量避免油炸和熏烤等烹调方式,用炒菜、烤箱烤制和水煎来替代。

  受霉菌污染的食物在温暖潮湿的下常会发霉变质,产生毒素,比如黄曲霉毒素。

  它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物质中毒性名列第一。

  黄曲霉菌最喜欢在果仁和含油的种子内生长,尤其在花生等坚果中多见。此外,容易发霉的食物还有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粮食。

  当发现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变色,谷物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时,应该丢弃。

  自制酸奶或者超市买的原味酸奶,在冰箱里放一段时间,酸奶的凝冻会有点收缩,还冒出一些淡的水。

  乳清蛋白粉产品、高蛋白奶类产品、婴儿奶粉等食品中所添加的乳清蛋白,就是从这些液体当中提取的。

  即便是较浓的大米粥,冷却后也有可能形成凝冻。而用几乎不含直链淀粉的糯米来煮粥,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现象,蜂蜜被放在冰箱里冷藏,几个月后拿出来一看,原本质地均匀的蜂蜜已经发生沉淀。

  这样的蜂蜜其实并没有坏,因为蜂蜜中的糖分浓度实在太高,在低温条件下,糖的溶解度下降,其中所含的葡萄糖和蔗糖就可能沉淀出来,形成结晶。

  这类食物本身含有植物天然色素花青素,花青素易溶于水,从而造成褪色现象。

  有网友留言:“作为营养专家,您有什么食物是绝对不吃的呢?知道那么多食品营养知识,是不是每天都特纠结?是不是需要特别自律?你们怎么才能做到意志那么坚强的?”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看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如何“挑食”的吧。

  比如已经在室温下放了一夜甚至更久,又没有加热杀菌的饭菜,微生物超标和滋生细菌毒素的风险极大。

  将近腐烂的不新鲜蔬菜、腌了几天的暴腌菜、死掉的虾蟹、发霉的坚果和粮食等,我都不会吃。

  超市的所有生鲜食材,我都会挑选最优质的一档,绝对不会为了省几块钱选择品质打折的食品。

  比如野生的蘑菇,不知来源的河豚,生的豆角和黄豆芽,没有处理过的苦杏仁,外面不认识的野菜野果等。

  比如我从小胃肠功能很弱,对食物比较。曾经吃一个螃蟹、吃几只虾就会胃里难受,或者肚子疼。所以只能选择不吃。

  除了可能产生明显的情况之外,还有个人选择性不吃的食物。其中也分为两类:

  从小到大只有一种天然食物是绝对不吃,那就是肥肉。无论状态,无论幼年还是中年,吃了肥肉都感觉胃里非常不舒服。

  也有些食物是曾经有不舒服的感觉,比如螃蟹。我学生时代吃一个大螃蟹就会肚子疼,拉肚子。大虾吃多一点也会肚子疼。尽管很喜欢螃蟹的鲜美,但也不敢随便吃。我现在身体比大学时代好多了,吃一个螃蟹没问题,但我肯定不会连续吃三个。现在胃肠好些了,海鲜类食物吃了之后,不会有胃疼肚子疼的问题,但会感觉嗓子发黏,所以讲课之前我不吃这些东西。估计也是一种食物慢性过敏或不耐受的表现。

  此外,我测出有小麦慢性过敏,面食吃了之后嗓子会生痰、脚上长水疱,所以不会经常吃面食。

  身体的感觉会随着健康水平和消化能力而发生变化。比如说我吃大蒜、蒜薹、蒜苗等,原来没什么不舒服,但现在会觉得胃里很反感。无论大蒜有多少健康美名,但我的身体不喜欢,我就暂时不吃它。又比如说,我胃不好的时候不想吃芹菜,吃了感觉胃里发堵;但胃的状态改善之后,我就重新接受它,觉得味道很愉快。

  有些食物少量吃可以,比如韭菜,但吃多了胃里不舒服,那就只是偶尔、少量吃。我对猪肉也是同感,吃多了会觉得别扭,因此不会经常吃,每次只是少量吃。相比之下,吃鸡肉无论多少,无论炒还是煮,蒸还是炖,都没有不愉快之感,我就知道身体更喜欢它。

  对其他天然食物的喜好程度有所差别,但只要烹调得当不难吃,基本上都能够接受。无论是各种内脏、各种奶酪、还是各种有奇怪味道的蔬菜,我都乐于品尝,不会因为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随便判断“那怎么吃得下啊”、“料理啊”小时候不爱吃的东西,比如胡萝卜和洋葱,长大之后也喜欢吃了。总体而言,我的食物多样化程度是比较高的。

  对于加工食品,我的态度是看它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高,其中对我身体有用的成分多,那就把它组合在三餐当中。比如奶酪,虽然热量高,但它也含有很多钙、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吃了没什么不舒服,那我就偶尔吃,换换口味还是很好的。

  但是,很多加工食品实在没什么让我动心的营养价值,而且吃在嘴里感觉也并不好吃,那么我就它。

  所有的蛋挞、酥点等。蛋糕一年吃12次,每次一小块(单位集体生日每年10次,加上学生给我过生日)。

  所有的甜饮料,以及冰淇淋、雪糕等冷饮。甜饮料对身体有害无益,所以多年不喝了。除非是实在没有其他液体选择,又干渴难受,才会勉强喝一点。

  我首先声明,这些食物我全都吃过。小时候生活比较艰苦,日常根本吃不上这些零食点心,过年过节才有一点,所以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刚工作时,工资还很有限,虽然仍然爱吃优质甜点,但荷包羞涩,只能一个月品尝两三次。

  即便如此,有了新品上市,我都会好奇地买来尝尝。作为专业吃货嘛,什么都要体验过才行。但是,自从知道它们营养不好之后,兴趣就慢慢淡了。

  特别是在15年之前,我发现自己发胖了,然后减肥了,从此切实注重健康饮食了。在一段时间不吃之后,发现对这些食物的兴趣大幅度下降。

  当身体有了更优质的食物,有了更全面的营养素供应之后,它对这些不健康食物就没有那么多向往之情了。

  吃快餐和外食时,我优先选择蒸的烹调方法,远离各种油炸食物。在餐馆吃饭的时候,我如果感觉菜肴太油腻,会选择用热水来涮油。

  汉堡、热狗之类快餐,有时候在飞机上或机场没有其他选择,无奈也只能吃。但一则自己有小麦慢性过敏,不适合吃面包;二则吃了之后真的没有什么美味感,只是机械填充而已。所以如果有其他选择,就不吃它们。炸鸡太咸,吃一次难受好几个小时,因此不会选择它们。

  对于吃了之后既不舒服,也没好处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勉强自己去吃呢?为什么不直接吃那些自己喜欢而且好吃、而且健康的食物呢?比如美味优质的水果、蔬菜、肉类、鱼类、蛋类、奶类,不是有很多选择吗?

  乐趣这种东西,是自己体验出来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健康饮食之乐?

  归根到底,饮食是每一个人的,没人逼着你吃什么。即便别人是如何吃的,也不能妨碍你自己的选择。一切都是自愿基础上的行为。

  不过,在过了年轻时代之后,人们越来越不能任性。胖人想减肥,就要付出代价。吃减肥药、吃代餐、吃保健品、做减肥手术,都要大笔花钱。任性到患上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胆囊疾病,饮食就更不。

  日常“挑点食”、减点糖、少点油盐,投入成本是很低的。没有什么可郁闷的。就算别人用不理解的眼光看着我,我也会安之若素因为我的吃法,于人无害,于己有益,那又何必在乎别人说什么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