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传统文化

李申:把传统文化和民族巫术化(资料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3-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今天我们召集这样一个座谈会,起因是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经浅释》,作者是熊良山。这本书被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思想教育课的教材,并被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推荐。这门课程曾经获得湖北省教育界的重要项,并且经由诸多重要的报道,有可能在全国推广。但是在一次海峡两岸学者关于学术的研讨会上,著名学者陈鼓应等先生发现,这是一本错误百出的书。这些错误表明,作者熊良山根本不懂得《》(《经》)。陈鼓应先生的意见经由《科学时报》披露以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互联网上也发表了有关的文章,并称此事件为“熊良山现象”。起初这件事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认为对《》解释的正确与否与宣传关系不大。但是认真看了这些文章之后,发现事情并不如此简单。

  第一,熊良山对《》的解释太离谱了。比如不认识“淳”字,把“淳”当成甲醇、乙醇的醇,因而把“其民淳淳”浅释为“老百姓喝得酩酊大醉”;不认识“氾滥”的“氾”字,把氾当成“汜”,还解释说,汜水是家乡的一条河。至于其他把“享太牢”解释成“坐”,把“自伐”解释为“砍伐”等等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据统计有三百多处。如果这样地来解释我们的传统文化典籍,如何能够继承古人的优秀?用这样的解释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岂不是一些老糊涂再教出一批小糊涂!这样的故事,过去在《镜花缘》一类的小说里出现过,那里一位老先生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念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在相声作品里出现过,那里一个糊涂虫把“毋苟得”念成“母狗得”等等。没想到,这样的事情成了我们今天的现实,而且还要向全国推广。我认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是科学,不可以任意的。前些年,自然科学界反对,伪。现在,社会科学领域也面临着类似的形势。

  第二,我们发现,《经浅释》利用《》宣传。比如其中“太上”一章,说是太上老君创立了大道,而“太上老君正坐镇轴心指挥着大道的运行”。经查,熊良山对《》的解释,完全来自他的老师孙享林的《李聃经意解》。据《意解》介绍,孙享林曾是研究会的重要,1998年创立“自然神功”。曾练过“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类。稍微研究点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而《经意解》就是孙在的过程中无师自通个人的东西。这是利用传统文化宣传的神秘主义,宣传巫术,学会,《科学》应该关注这样的事件,应该对这样的事件发表我们的意见。所以请了各位专家来座谈这件事。

  我也和大家一样,常常认为类似这种在水准以下的东西不值得理它,理它反而抬高了它。再说,我们工作都很忙,研究任务都很繁重,也没有工夫去答理这些东西。可是这些年来的事实却告诉我们,我们认为不值得答理的东西,往往因为不答理而成了气候,危害社会和学术。等到这类东西坐大成势,再来答理,可就要费大力气了。这是我们今天开这个会的动因之一。当然,我们也不敢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也不知道我们的声音能起多大的作用。但是我们说话了,了。如同马克思所说,我们也就了自己的灵魂。(2004年12月 中新网)

  About NetEase公司简介联系方法招聘信息客户服务相关法律网络营销网站地图帮助中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