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传统文化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3-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对于“孝”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从诗词歌赋到文学著作,从寓言故事到社会习俗,这众多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对于“孝”都有很广泛的涉猎。例如:《礼记》中对于孝顺有这样的描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子孙孝顺父母首先就是要让父母心情愉悦,不要父母们的想法与意愿。这句话从行为简单的规范了,孝顺父母的具体做法,也把“孝”这种抽象的思维,进行了具体的定义。让“孝”这种思想从书本上走入人们的生活,形成实际的行为约束。而有关描写“孝”的文学著作,最为著名的就是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孝经》用整篇章的篇幅来具体介绍“孝”。书中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又将“孝”进行了行为的细化与延伸,首先提出了“孝是诸德之本”的说法,为之后的理论打下了基础。并且指出“孝”应该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开始,以君王可以用孝治理天下,臣民可以用孝来修身立德作为延展,首次将“孝”与联系在一起。最后以:“,作为孝顺的终极目标而进行了完整的阐述。整篇《孝经》,还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角度,对于“孝”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描述,将“孝”进行了庖丁解牛般的研究,这也是“孝”能够在后世中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二十四孝》中,更是将我国的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寓言故事编纂其中,为后人的行为提供一个孝顺的行为榜样,把“孝”这种行为的高度上升到了的层面,从而达到了“孝”能够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观念之中生根发芽,形成长久的。从而也让“孝”上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崇高地位。

  “孝”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体现的最为广泛的就是赡养父母,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思想高度进化的产物,也是所有关于“孝”的理论的最普遍的现象,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德行要求。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赡养父母却还要用法律去约束,这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人的悲哀,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悲哀,我们不要让“孝”这种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文明,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上断送,我们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把“孝”继续延续下去,这不仅是向传统文化致敬,也是为我们子孙后代。(王希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