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传统文化

留住方言就是播下了继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5-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开展的一项对320名在校大学生说方言情况的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普通话作为日常沟通的语言,经常使用方言的大学生仅为28.84%。而5.64%的大学生坦言自己不会任何方言,有65.45%大学生难说一口地道的方言。(5月20日武汉晚报)

  方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方话。它承载着我国历史、地域、社会变迁、人口迁移、民族融合等内容。仅从封闭性因素对方言形成的作用看村落方言,就很有意思。我们会发现,当靠山或依河而建的一定人口规模的村落形成后,村落内部的语音交流在继承和变化中约定俗成,稳定下来,一代一代口口相传,就很难再改变。

  一般来说,一个学会了家乡话的人很难再忘记乡音。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里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还曾有报道说,有位叫李庆垲的百岁老人,虽然在生活了六十多年,但是乡音始终未改。

  今年我去马来西亚旅游,了解到那里的华人有一个习惯,孩子从小要上专门的华人小学,学汉语,写汉字,读汉语文章,说老家话,比如客家人要会说客家话。然后才开始学英语。马来西亚的华人圈保留一种传统文化习惯,见面要说老家话,如果说英语,会被。

  如今,社会,城市化速度加快,人的空间流动频繁,随着交通和通讯的进步,人的空间距离感淡化了,离开家乡后,只有少部分人经常讲方言,而多数人很少或不讲方言,也有不少人方言与通用语言兼用。笔者是习惯了方言和普通话并用。在家乡讲方言,遇见老家的人讲方言,跟上学的孩子通话也讲方言,但在学校里上课时讲普通话。不过,有时候,笔者根据汉语教学需要,也借李恭先生的《陇右方言发微》专著,用甘肃方言知识进行教学。

  就有关方言研究的学术发展看,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据2017年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提出的创新工程“中国重点方言区域示范性调查研究”项目。在近两年的艰苦调查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突破和学术创新。比如,汉语方言调查史上首次实现录音与记音符号同步。有文章《客家方言:古汉语的活化石》(作者李珍玉 曾敏伟)这样说:客家方言,保留了更多唐宋以前的语音、语法结构和词汇内容,对研究中国古汉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方言具有确认村落文化和凝聚村落力量的作用。因此,留住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推广并不矛盾。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学会方言。因为,不忘乡音,把根留住,才能更好地传承乡音,也才能更好地保留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作者马得清,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195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