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传统文化

以来习这样为传统文化“代言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6-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资料图,身着汉服的孩子们参加成童礼。当日,主题为“知礼明善、立志”的成童礼在南京某小学举行,232名孩子身着汉服,经过正装拜孔、感念、敬茶谢恩、梳头成童等活动环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在古朴而庄严的氛围中体验成长。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学习进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总的重要来源之一。《学习进行时》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梳理解读总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

  纵览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与其民族的崛起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息息相关。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主持中央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和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要求“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们要多学习,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继承和发扬下去。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和办法。对此,习说:“历史就是最好的老师。”

  在历史这本大书中,既可以找到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又能了解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对此,习有着深刻的思考。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懂、辨。”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开门见山地道出了学习“以史为鉴”的重要原因。

  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警句格言,发其深蕴,可以为今天理政提供有益。

  对待好本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习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规范,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我们要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要解决当前的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也需要运用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储备。

  习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理政提供有益,也可以为建设提供有益。”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古为今用”?习列出多种优秀古代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从政、勤勉奉公……对这些思想,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时代涵义。

  “孔子创立的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3年11月26日,习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在同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座谈时,习表示研究孔子和思想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2014年五四青年节时,习来到大学人文学苑,同87岁的著名哲学家汤一介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编纂情况,赞扬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作出的贡献。

  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之际,习在给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286名孔子学院校长、院长的回信中欣然写道,“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希望各方携手一起推动“心与心的交流”,共创人类美好明天。

  以来,习对外出访数十次,无论是署名文章还是主旨,他的讲话里始终充满着的优秀文化元素。广征博引、纵横捭阖,具有鲜明特点和魅力的“习式”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刚刚结束的“一带一”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开场便引用《兰亭集序》中的名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描述会议盛况,欢迎来宾。会上,习道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一块块石头垒成的”“伟业非一日之功”,用中国、阿拉伯、欧洲的谚语名句强调同一个道理,即“一带一”建设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016年11月,习在秘鲁发表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的名句,表明两国虽地理距离遥远,但是国家关系仍可以像邻居一样亲密。

  “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2016年1月,在阿盟总部时,习引用这句两千多年前管子的话来讲述此行的重要意义。随后,他又道出孟子的“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进一步阐释中国对中东政策的和立场,言简意赅,鞭辟入里。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强调“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表达了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同发展的深刻思想。

  习在讲话中引用的名言警句、古语诗词,看似顺手拈来,但无不恰到好处,尽画龙点睛之妙,这既是中传统文化的交融,也是习对中国智慧的最好“代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