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传统文化

关于春节民俗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9-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关于春节民俗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_调查/报告_表格/模板_实用文档。关于春节民俗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摘要:随着时代的改变,科技的日益更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重头戏也在发生 着悄然的变化。但是,无论怎么改变,春节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无论是对于一个家庭还

  关于春节民俗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摘要:随着时代的改变,科技的日益更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重头戏也在发生 着悄然的变化。但是,无论怎么改变,春节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无论是对于一个家庭还 是这个国家,春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关键词:春节 压岁钱 饺子 地方 正文: 一.过年长辈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每到除夕之夜, 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 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 呢?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 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 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病退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 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 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 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 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 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 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 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 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 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 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 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 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 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去殃除凶等;背 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 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 《资治通鉴》第二 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 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 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 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 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 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 岁, 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 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 象征着财源茂盛、 一本万利。 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 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从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 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二.过年时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 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 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 “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 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 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 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 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 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 愚的 《酌中志》 载: “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 即匾食也。 ”元明朝“匾食”的“匾”, 如今已通作“扁”。 “扁食”一名, 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 出现了诸如“饺儿”、 “水 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 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 12 点以前包 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 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 与“浑囤”的谐音, 意为“粮食满囤”。 另外, 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 女娲抟土造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 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 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耳朵的形状,内 包有馅(线) ,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 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 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 和栗子等包进馅里。 吃到如意、 吃到糖的人, 来年的日子更甜美, 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 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 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 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人吃鱼 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 蒙古和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 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 河南的一些 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线穿元宝” 。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 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过年为什么要送灶 祭灶,亦称“送灶”, “谢灶”、“辞灶”,其主要活动是祭祀灶王爷,或称“灶君菩 萨、”“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 传说灶神爷要在廿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功过,做“年终总结” 。所以,廿四夜 主家“送灶” ,一家老少朝他跪拜叩头,求他“宣好事,下界保平安” 。怕他说漏了 嘴,就做半黄半白的玛瑙团子,俗称送灶团子,加上饴糖供他,以胶其口。稻草寸断,拌黄 豆,称“神马料豆” ;用竹灯盏糊红纸,谓之“善富” ,实为“燃釜”之谐音,作为送灶的神 马、神轿。要马有马,要轿有轿,送他,接他下界,阿谀奉承,只为了怕他说真话。 古代送灶是 “君廿三民廿四, 乌龟王八廿七廿八” (俗谚) 。 这是说皇家送灶要在廿三夜, 因为皇家的灶神爷要提前搞关系,疏通各,定好基调。廿五日玉皇早朝,就会听 到一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欢呼声。那么,被为“乌龟王八”的的所谓 “下三流”人家的灶神,为什么要到廿七廿八才能呢?因为那时凌霄殿大会已告结束, 不用听他们的唉声叹气了。 祭灶之俗大约始于二千六百年前的周朝, 《周礼》 中有“天子灶五祀”的记载,不过当 时祭的并非灶王,而是祭祀第一个发明灶火,使人类从吃食生物进入吃食熟食的人。祭祀的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盛着祭品的食具放进灶膛里。 祭灶的供品也因时代、地区而异。春秋时,祭品简单,仅盛食于盘,盛酒于甑。汉代用 黄狗(古称黄羊)作祭品,亦有用红公鸡煮熟后上供,以代替黄羊做祭品的。明朝时以糖制 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祭灶君。后世祭灶则多用酒、肉精、糕等作祭品。俗称为防灶 神乱揭短处, 胶牙塘 (麦芽糖或称饴糖) 、 年糕, 这样可以将灶神的牙齿粘住, 不能发声,或敬以酒(或用酒糟抹灶门) ,认为这样可以将灶神灌醉,使其不能言语,谓之 “醉司令”。还有将饴糖涂抹在灶神嘴上的习俗。 现在,农村不少农户,仍沿袭旧时的祭灶之俗,祭仪上虽没有古时繁琐,但仍然烙糖饼 作供品,祭时,供上两碗糖开水,使灶王爷嘴上吃得甜甜的,求灶王爷言好事,多降福 禄,多赐吉祥。灶王爷“吃人家的嘴软”,也只好多说好话了。 结论: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简约和激励,是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 入。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 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