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食养生  食疗养生

山东德友正骨食疗养生院院长李德友 论中医养生与治未病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1-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自古以来,人们对的追求绵绵无绝,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自然分外重视 , 养生保健防治未病的思想已经深入,年过花甲的老年人注重养生保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注重养生保健,甚至是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年轻人也早早济身于养生保健的行列。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的养生、食疗、正骨专家,山东临沂德友正骨食疗养生院院长、德友正骨食疗养生学校校长李德友,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李德友,山东临沂人,本科学历,中国中医世家出身,现为高级推拿针灸师、国家一级保健按摩技师、中国特医学会会员、传统医学名医专家、中医中药传承学院客座教授、卫生部微量元素重点实验室科技推广办、中国行中国健康管理工程首席指导专家、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专家、专家委员、金健康营养自助工程全国营养代表、国医大师陆广莘的传承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华李氏总谱》研究会副会长、副主编,曾任中学教师,小学校长、学区校长,兼学校医务室保健员。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治”为治疗、管理的意思。简言之: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

  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

  《黄帝内经》所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见解。主导思想是未病先防和疾病防变。

  《素问四气调神论》篇讲“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这早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小疾先兆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黄帝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只有强身才能防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外邪对人体的侵害。“预防为主”的医学模式正是中医未病先防的延续。它包含着调养、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对某些疾病出现的细微,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就是说在患病初期,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治。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有效治疗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

  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工之术”。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只去降糖。要从调理本人的身体素质做起。因为每个人的都不一样要,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主张通过饮食、运动、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平衡,达到“内守,真气从之”的健康状态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目的,充分体现了预防医学和个性化干预的健康观。

  人们通常所说的养生是狭义的养生,是指通过非药物的方法达到提高自身康复能力的学问。所谓生就是生命、、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养护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就是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达到《内经》所说的“治未病”的境界。

  中医养生是以调摄意志为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注意锻炼、节欲保精等。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实际就是指的养生。养生的内涵一是指如何延长生命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黄帝内经》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忘作劳,故能形与身俱,而终其,度百岁乃去。”《内径》的主导思想主要指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调和各种方式,有、有规律地安排饮食和起居。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形与神俱”。也就是一个人要做到形神统一,形神结合。

  和孔子代表了两种养生思想:是“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以孔子为代表的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的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在养生上的重要思想。马王堆出土的《养生图》中出现了吐纳、导引等养生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讲了很多养生理论。

  马王堆出土的《养生图》中出现了吐纳、导引等养生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讲了很多西汉的《淮南鸿烈》书中认为整个人体生命系统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形身体。“形者,生之舍也”;二是神“神者,生之制也”,即人的自组织、自康复能力,是生命的(“制”);三是气“气者,生之充也”,气是沟通形与神之间关系的使者。常言道:人活一口气。气绝身亡。现在将“养生”局限为食疗、药膳、是不全面的养生。

  养生首先要“养神”,或者说“养心”,或者说“养性”,养神必须固精;食疗和药膳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人体的自身组织能力、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是养形;“和弱其气”古代又称“导引”“养生”。也就是现代人们所称的“”。严格的说应该是“医学”。气足血通,气血旺人健康。运动是强身的一种手段。说:生命在于运动。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人应该大自然的规律、形神共养、协调、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腑、通畅、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阳气上升,复苏,一片生机,人要有一种生发之气,早睡早起。冬天天气寒冷,处于秘藏形,人不能太张扬、太发散,要注重保暖,早晚少出门或不出门。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主张“动则生阳”,但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

  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养生之道的核心就是适当调理及身体的各部机能、使身体处于平衡、适应周围。当人的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养生就是治未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