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四季饮食  夏季饮食

禅师教你药师健康养生之道(立夏篇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5-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曰:“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夏火代木,木生火...” 因应,隋唐

  《礼记月令》解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蝼蝈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故此时也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期和人们易于犯感冒的时期,正如左河水所云:“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立夏节气时,江南阴雨绵绵,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华北、西北则多风干燥,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大气干燥,土壤干旱。

  立夏的到来,就意味着天气逐渐开始炎热。天气的炎热就会导致人们生理状态也随之一起改变。立夏时节,天气干燥,雨水少,日晒强,人体水分流失快,我们需要防暑、防晒,并根据节气特点进行养生。

  《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和神明之。血肉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医学入门》曰:“血肉形如未开,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虚灵不昧是也。”

  “心为火脏,烛照”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审阳之温煦蒸腾,以及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保养心脏。也只有在夏季养好了心,固好了气,才能避免出现脑梗、心梗等高危病症。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 进入立夏后,人们明显感觉昼长夜短了。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人们要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适宜“晚睡”、“早起”,以饱满的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让身体平和过渡到夏季。

  立夏前后气候变化比较显著,早晚温差大,人们容易得病。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分消耗体力的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一定损伤。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每次几十分钟,让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立夏到来,除了天气变化,人们的生理状态也发生改变,应该注重适量运动,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立夏过后,天气变热,人们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因此,立夏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具体说来,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一并煮粥,搁凉后食用,能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

  根据立夏的习俗,做好夏季的健康养生,饮食上应遵循“增酸减苦宜清淡”的原则,要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大容易疲劳,应保持充足睡眠。

  养生专家提醒说,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易受到扰动,出现不宁。个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度有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情绪易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初就要做好调节,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立夏养生调理心情,关键要注重静养。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安定、情志、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也可积极参加一些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宜多食: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

  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肉等。

  晚上宜梳头:这里的梳头,指的是中医的“拿五经”。也就是用五指分别点按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起到疏通、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焕发。此外,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起床前可以做几个小动作,有利于增强体质,养护心脏。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下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所以,中午人们总是不振,昏昏欲睡。

  对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来说,午间时分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50分钟。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让人感觉没有。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汗为心之液,若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故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防止心肌缺血发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