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食资讯  饮食杂谈

东湖杂谈——讲好百姓故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5-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最近采写了一篇反映扶贫成效方面的——《贫困户段一龙的开心事》。在我的微信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头条号发出后,部分号转发了此文,目前阅读量累计达到3000多。这个阅读量的绝对值并不大,相比于有些人有些动辄10万+的阅读量实在是不值得一提,但对我个人而言,这已是新的高度了。

  在阅读量提升的同时,这篇还引起一些人士的关注。有资深人评论:”这篇通讯报道,标题做的好,内容朴实,细节抓得好”“文笔朴实细腻,点赞”。而网友的评论则侧重于对所反映的新闻事实的评价:“为农民办实事好事确实不容易,给点赞”“为王点赞,为人民办实事””更多的话没有,只有赞一个””能带动贫困户致富很赞喔”……

  从阅读量和网友的评价中,我能明显地感到他们对这篇的认可。其实写这类,我不是原创,我的老师是记者。从事新闻外宣工作以来,我一直比较关注《新华每日电讯》,几乎每天都要看这份。尤其是记者采写的走基层,我几乎是一篇不落仔细地研读。久久为功,渐渐的我写的自诩也有了些“新华气”。

  的走基层,一般切口很小,以小见大。往往以讲百姓故事,来反映某方面工作的情况。故事讲完了,也就戛然而止了。看似没有直接说工作是如何谋划的,如何推进的,干部是如何苦干实干的,取得什么成效。但是当你看完,你会觉得,通过讲百姓的故事,这项工作的全貌已经生动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些都是记者深入一线,通过扎实采访写成的,文风清新朴实,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可读性,可信程度都很强。

  我理解,原因有二。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应该大书特书。我们党和的任何一项工作,终极评价指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群众的满意度。只有群众满意,这项工作才可以说取得了成效。那么作为一篇旨在宣传基层工作成效的,把群众作为主角,通过群众的口把工作情况反映出来,通过群众的笑脸把满意度体现出来就该是应有之意了。二是宣传工作自身的需要。宣传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凝心聚力,鼓舞士气。那么怎样才能履行好职责?就要靠作品,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章来吸引人,打动人。我们的宣传对象是老百姓,在老百姓熟悉的生活里,寻找创作的灵感,讲好老百姓的故事,用老百姓来老百姓,何尝不是最有效的宣传方式。

  一是思想上要和农民“近”。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农民就是落后、的代名词。其实不然,只有你真正深入农村,广泛接触农民,你就会发现,农村的能人有很多。有些农民之所以终其一生,蜷缩在狭小的“村庄”这个空间,是历史的原因,非是个人的不能。在农村你会看到,农民的智慧无处不在,大到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小到一件劳动工具的创新,都闪耀着智慧的。所以只有你从思想上平等的看待农民,有接近农民的意愿,你终将会有所收获。

  二是要深入农村。群众中每天发生的故事很多,但是坐在办公室你看不到、听不到。要想倾听百姓故事,分享农民的快乐,你必须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多和群众交流,多交农民朋友,群众把你当朋友,愿意说出他的话,你才能掌握第一手的素材,你才有可能写出群众喜欢的文章。

  三是要切切实实转变文风。基层的故事是讲给老百姓听的,所以必须注意文风,尽量少用语言,多用大白话,这样群众才听得懂,能理解。的走基层之所以群众爱看就是这个原因。文章的题目、小标题,导语、结语等基本都是群众说的话。对群众的话一般都是原原本本照搬,除方言需作注释外,几乎没有加工,这样的非常生动,现场感、真实感非常强,群众读来感觉就像在自己前发生的一样,容易引起思想共鸣,扣动群众的心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