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饮食礼仪

当筷子遇见刀叉——谈谈方饮食的几点差异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5-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当你请老外吃中餐的时候,老外一定会问,问什么中国人喜欢一起围着圆桌吃饭?面对这一桌子菜,他会问你这个菜是什么,用什么做的,那个菜是怎么做的?他应该还会跟你学用筷子。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多从“色、香、味、形、器”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烹调之于中国,简直与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一样,拥有提高人生境界的意义。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强调厨师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

  西方人强调在饮食中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究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享受联系起来,在饮食上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与功利的目的性。西方国家的饮食特点是:节省时间,且营养好。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

  在中国的传统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呈现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势。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美德。这种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它是以氏族法观念为基础的。首先在家庭及家族中普遍存在,继而推广到家族之外。中国人常通过这种用餐方式来和表达各种“礼”以及交流感情。由于这种围坐共饮的方式迎合了传统家族观念,客观上起到了家庭稳定和促进家庭团结和睦的作用,所以长久地流传下来。合家老小,欢聚一堂宴饮也确是一种天伦之乐,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观念,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西方分餐制中最典型的一种形式,就是自助餐。就餐者各取一套餐具,从已准备好的食物中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这种用餐方式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和自主。

  《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国君,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不仅要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筷子可说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

  西方人的餐具主要是刀和叉,这与西方进餐以肉食为主有关。欧洲是畜牧业为主,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最方便。持刀叉的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左手拿叉,用手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各种杯、盘、盅、碟,也是各司其职,不能混用。但西餐在装盘配器上不像中国人这样强调艺术美,其餐具的种类、菜肴的造型,都较为单调。简言之,西方人重在食物的内容,而中国人则强调菜肴的形式和从中获得的感受。

  看完后是不是庆幸自己生在中国,有机会大饱口福,但是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均衡营养,注意健康饮食。

  [3]王俊霞.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差异[J].学术交流.2007(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