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饮食礼仪

鄘风相鼠》由古人骂人来礼仪之邦的传承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05-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别以为上次讲的《硕鼠》骂剥削阶级有多厉害,《诗经》里面,骂人骂得最厉害的是另外一篇,而且也跟老鼠有关,这就是《相鼠》。

  汉儒们评价《相鼠》“嫌于虐且俚矣!”(意思是最粗鄙的语言),是《诗》“三百篇所仅有”。此诗以鼠起兴,反覆类比,从三个方面来骂人:一是“无仪”,指外表;二是“无止”,指内心;三是“”,指行为,全方位无死角的的尽情,更觉得是,每章四句都押韵,并且二、三句重复,末句又反诘进逼,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的力量与风趣。

  《相鼠》是骂谁呢?《毛诗序》认为是在位者仪;《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但一笑怎么看都不像老婆骂老公,但在历史上,该诗的发源地卫国,在位者却真的做了很多龌龊事,比如如州吁弑兄桓公自立为卫君;宣公强娶太子伋未婚妻为妇;昭伯与后母宣姜……这些无一不是“无仪”、“无止”、“”的行为,遭到民间作诗也不足为奇了。

  《诗经》很多诗歌都是采自民间,因此,能看到两千多年的古人骂人的话,而且还成为了文化人必读的经典——想想也是挺有意思的。

  《相鼠》里面骂人主要骂的就是“人而无仪”、“人而”,可见在二千七百多年前,我们中国人就很重视礼仪了——上层阶级,贵族、知识知礼懂礼很平常,但连普通老百姓都这么看重礼仪,这在当时的世界文明民族中就很少见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就牵扯到了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原因,且听一笑慢慢道来:

  我们知道,人聚集在一起构成了社会,在社会中人和人相处总会有矛盾和纠纷,但单凭人的约束和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聪明的先人们,就想到了“礼仪”。通过和执行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巩固阶层尊卑,调和社会矛盾,解决那些不需要使用法律这么严厉手段的社会问题。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礼仪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规范,是的体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仪作为中国社会的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素质的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仪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时候主要还只是用在婚嫁、祭祀、进贡、拜见、迎送等方面。到了奴隶社会,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把原始的教礼仪发展成符合自己需要的礼制,经过夏商周三个朝代,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出现了《周礼》《仪礼》《礼记》等礼仪学专著。

  孔子看到了礼仪的作用,觉得“礼”是、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因此,他力图恢复完善、周密的周代礼制,并总结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有关“礼”的体系,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强调立身都非有礼不可。他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社会秩序便可维持,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

  因此,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是实现国家稳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工具,人“不学礼,无以立”,对礼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起码条件。

  虽然孔子终其一生也没有把他这套“礼”完整的实施开来,但后世随着的兴盛,再加上礼确实有巩固、等级秩序、调节社会矛盾的好处,得到了阶级的大力推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是中国成为“礼仪之邦”的主要原因。

  近代以后,受资产阶级“、平等、、”等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礼仪规范、制度,受到强烈冲击。古代礼仪中的繁文缛节逐渐被抛弃,礼仪的范畴逐渐缩小,礼仪与体制、法律典章、行政区划、伦理等基本分离。

  到了现代,礼仪就只有仪式和礼节的意思了。以后,中国人更加忘却了传统的礼仪,转而盲目追捧礼仪,甚至把礼仪当做了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不能不说是对“礼仪之邦”的一种。所以最近一段时期,我们国家才要重新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让“礼仪之邦”重新名副其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