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饮食礼仪

【书情】《臧否饕餮——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饮食书写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08-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余文章、邓小虎 主编,刘紫云、姚华 等译,北大培文出品,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章版权所有。转载务请注明来自“阅读培文”微信(ID:pkupenwin)

  饮食文化在中国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席位,而有关美食的主题更在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从《诗经》中描写美酒佳肴的段落,《红楼梦》中对餐点的考究形容,以至苏轼在写作中追求的完美厨艺,中国文学对美食有着丰富的文字表达,显示美食在中国社会独无二的吸引力以及在文化上的重要性。本书收录的八篇文章带领读者畅游中国美食家的著作,展现美食在社会和文化历史上的相互联系,并就有关题目,如茶在诗词中的重要性、醉酒的观、文学家借美食来物化女性等,作出精辟论述。

  大学中文学院助理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早期思想及其与现代世界的关联,曾就早期思想家荀子的诸多方面以及思想与主义的关系等话题发表论文。

  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典小说、中华饮食文化与文学、以及东西文化交流(以19世纪为主)。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181—234)终于打败蛮族首领孟获、彻底平定南中,在调整战略重心以对抗司马懿(179—251)之前,他还面临最后一道:

  时值九月秋天,忽然阴云布合,狂风骤起;兵不能渡,回报孔明。孔明遂问孟获,获曰:“此水原有猖神作祸,往来者必须祭之。”孔明曰:“用何物祭享?”获曰:“旧时国中因猖神作祸,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风恬浪静,更兼连年丰稔。”

  可以理解,小说主人公诸葛亮作为智慧与等传统中国美德的象征,不会愿意用活人献祭以平复猖神。他想出了另一个对策:

  〔孔明〕唤行厨宰杀牛马;和面为剂,塑头,内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馒头”。当夜于泸水岸上,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将馒头等物,陈设于地。三更时分,孔明金冠鹤氅,亲自临祭,令董厥读祭文。

  虽然从历史上看,小说把馒头的发明归功于诸葛亮很可能有误——馒头这个名称在宋代的《事物纪原》中才首见记录 ,但这里对他用馒头替换人头来做献祭物的描写却表现出食物作为文学主题的重要性:这个故事有意识地使用这一主题来凸显诸葛亮作为战争中一位具有关怀的将军的形象。此外,它也突出了几个重要的文化事实,最重要的是反映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蜀汉因其同情与仁的观念而区别于南蛮,其具有优越性(及性)。因此,虽然《三国演义》并不是一部关于饮食的作品——尤其是与《红楼梦》《》《儒林外史》等经典小说相比,饮食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在其中却得到了有效展现。它不仅在文学层面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有力元素,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是识别蜀汉文化在象征意义上的优越性的重要工具。

  对饮食和烹饪此种叙述再次确认了我们对中国文学传统中食物角色的解读——其意蕴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我们已经谈到,在上古时期关于食物及其他与之相关概念(例如饕餮)的书写中,饮食与间明显可感的关联占据了中心。我们也提出对这种关联的展现事实上依赖于对饮食作为文化再现媒介这一点的认识。那么,随着汉代儒学的正统化及后来的化,文学中对食物的表现自然也会随时间推进而日渐复杂化——尤其是德、与文化间的区分变得如此模糊,到了“与都没有性,并且其间的边界并不分明”的地步。 唐代以来的中国诗学传统中有着丰富的食物比喻,在这宝藏中,我们不仅找到了将与味觉关联这一古代传统一直延续的,而且看到其扩大的迹象:食物意象作为表达更广泛的个人和文化手段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可举的例子有李商隐(约812—858)的三首相关且互文的诗:《百果嘲樱桃》《樱桃答》《嘲樱桃》。其中食物作为美(美学)的隐喻的传统做法与诗人对当时的与的观察强力结合,这在三首诗的总体意涵中加入了维度。 此外还有杜甫诗中多见的腐烂水果形象,它们与饱经穷困、四方的老诗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衰退构成了平行映照关系。 这些写法除了再次印证中国将(包括其扩展的含义)与食物的文学表现交织这一悠久的传统之外,也表现出帝制时代的中国作家对食物作为承载更深广的议题与社会现象的媒介这层重要意义的认识日渐加深。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食物超越物质而向文学手段转变,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多种、文化和关联,在文本的语境特征之外也能观察到。例如,《仇池笔记》中有一首关于蒸猪肉的诗,据说由一位紫衣师所作:

  无论这个故事的如何,这里对待食物的游戏心态证明了作家开始探寻食物文学呈现的多样性,它既是一种营养品又是一种艺术形式。此外,对吃的过程和食物制作的诗学处理,也体现出对食物的一种新的欣赏角度:将其看作令人愉快的、值得赞赏的对象。这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重要心理发展:不仅勾连着苏轼(1037—1101)和陆游(1125—1210)等人在这类诗中的突出表现力,也为食谱书写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正当化铺设了道,着袁枚《随园食单》一类著作的出现和流行。借用叶嘉莹对陶潜(365—427)《饮酒》诗的评论:在诗人的人生体验与生命哲学之外,饮食书写也蕴含着“许多中国古代传统悠久的思想和文化”。 ——除了美食主题之外,或许没有其他方法能更好地欣赏中国的书写。

  在考察了中国文学处理食物主题的各种方式之后,我们还必须回答关于合的问题:为什么选择食物作为对象?根据米歇尔·让纳莱(Michel Jeanneret)的观点:

  我们活在一个割裂的世界,这个世界里与愉悦被分割、排序并放入等级划分:它们要么相互冲突,要么互相。在知性和各种感官之间、在智识活动与对自然产物的享用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障碍……宴会是一个超越这一区分并允许对立之物和解的场所……语言和食物在欢乐气氛下的结合导向了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思想与感官相互提升,而非仅仅相互。

  虽然让纳莱的研究范围是欧洲文艺复兴,但他的观点仍然反映了一个普遍真理,恰当地总结了食物对中国作家的吸引力以及他们对思想与感官间相互关系所抱的强烈兴趣的发展。考虑到在中国文化中饮食跨越了与庄严、联通了天然与文化装点,这一总结尤为确切。通过书写饮食活动,作者的个人体验不仅能反映赋予食物以意味的传统,而且有可能超越微观层面而反映出整个社会共有的、更普遍的文化意识形态。通过勾勒食物主题如何和反映文化、社会与意识形态,以及各个作家如何介入饮食及其文学意义、并与之相互影响,研究中国饮食文学的前景不仅仅在于它是进入古代中国营养与烹饪实践这一悠久传统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它也映射出中国社会从整个帝制时代直到今日的看待、理解世界的方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