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饮食文化  饮食礼仪

优秀论文选登——浅析礼仪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10-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礼仪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的对素质的提高、家庭伦理关系的建立、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最大化实现礼仪文化价值,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完善礼仪文化教育、规范礼仪文化途径、创新礼仪文化活动三方面来阐述礼仪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

  礼仪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有助于素质提高,有助于公共文明建立,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习总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它、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主流价值,増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如何结合时代发展需要,传承发展礼仪文化,实现礼仪文化价值最大化,推进社会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也是我们的和责任所在。要实现礼仪文化的价值,必须要从全民教育入手,不断规范礼仪文化途径,创新礼仪文化活动,多措并举,综合实施治理。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而教育是实现礼仪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为基本途径,将礼仪文化从理论推向实践,如“空气”如“水分”般围绕在每个身边,从而提高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礼仪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礼仪文化教育要以为原则,以开展家庭读书、家庭会议、节日活动等多种形式活动为载体,让礼仪文化润物细无声般融入到家庭生活中。首先,要提高家长的礼仪文化素养。只有家长的提高了,人格魅力提升了,才能在礼仪家庭教育中起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作用。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家长礼仪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免费进行礼仪文化教育,不断促进家长知识更新、观念更新,从而更加注重自身的品行。其次,要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教育氛围。良好的家庭,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家庭礼仪教育我们要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比如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孩子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在与人交往中,要相互谦让,要使用“请”、“谢谢”、“拜托”等文明用语。最后,可以依托文明家庭建设,结合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崇其美,扬其善”,广泛开展礼仪家庭、文明家庭、温馨家庭评比活动,积极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和谐相处的,宣传先进典型做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家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加强学校礼仪文化教育。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也是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首先,要狠抓教师自身的文明礼仪教育。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经验、现代化的教育能力,还要有的、为人师表的内在素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重视德育工作,以身作则,要让学生感受到其身上的人格魅力,感受到礼仪所带来的气质、面貌和情操的变化。其次,要将礼仪文化教育列入校本课程,设计完整的礼仪文化教育教材,从幼儿园至大学,涵盖各个阶段,并与升学、评优等工作相结合。中小学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和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受应试教育和升学率的影响,我国中小学礼仪文化教育一直处于薄弱环节,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专门化的礼仪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要丰富学校礼仪文化教育形式。礼仪教育不是似的宣讲,其更应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接受。因此,礼仪教学不应拘泥于课堂,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礼仪教育主题活动,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礼仪知识竞赛、礼仪才艺展示等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礼仪教育,化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3.加强社会礼仪文化教育。社会礼仪文化教育主要是对酒店、旅游、表演等服务行业而开展的各种商务礼仪培训,及各种职场礼仪、涉外礼仪、节日礼仪的咨询服务。因培训需取得国家资质,由劳动部门统一组织进行礼仪培训师的资格考试认定,因此,这一行业相对比较规范。一方面,各部门单位,特别是窗口单位,要积极开展职工的礼仪文化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职工的文明礼仪素质,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本人所在单位(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检察院) 院领导非常重视检察的礼仪文化建设,对全院进行了文明礼仪培训,增强了文明礼仪意识,特别强调要文明接待来访人员,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地践行文明礼仪规范。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将礼仪文化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加强对职工行为的规范和引导,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良好行风的形成。总之,社会各行各业要加强礼仪文化培训工作,促进礼仪文化教育制、经常化,文明礼貌之风,使整个社会形人学礼、明礼、行礼的良好风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论坛、网络新闻、微博、微信、交流群等各种社交软件日益普及,社会价值呈多元化发展,各种消息、观点、评论肆意流行,速度之快,社会影响力之大,且呈难以控制之态。因此,各类社会和宣位要及时对信息加以正确引导和监督,规范礼仪文化的,营造崇尚礼仪的良好氛围,以社会稳定。

  礼仪文化與论是指主体对人们以礼仪文化为核心的社会观念进行正确的评价,对符合礼仪文化规范的优良美德予以赞扬和,对不符合礼仪文化的行为予和鞭挞,从而引导人们宽容豁达、和睦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引导“要主旋律,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持。”

  首先,要大力宣传礼仪文化知识,使礼仪内容常识化。我们要开辟礼仪知识的专门栏目,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孝道”、“”、“和合”等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内容展示在老百姓面前;加强礼仪文明的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将文明礼仪做法如“公交车上让座”、“爱护公共”、“文明开车礼让行人”等制作成相关宣传片在人口集聚的地方进行宣放,扩大人们对礼仪文明的知晓率;在生活中,要树立文明礼仪先进典型人物,并加以赞扬和,引导全社会学习。

  其次,对有失文明礼仪的行为进行,必要时应予以处罚。一旦离开了约束和监督,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就会流露出来,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开车乱用远光灯、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不尊老爱幼等等。对这些不文明的现象,部门应配合进行、通报、、、罚款等处罚。对于主义、拜金主义、主义、极端主义等要毫不留情地予以解剖和鞭抱。总之,我们要创导文明礼仪行为,树立社会正气,使群众贴切地感受到礼仪的号召力、影响力。

  2.规范礼仪文化网络阵地。在互联网时代,更多倾向于网络,自时代已经到来,随之网络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这给礼仪文化网络监督和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礼仪文化网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部门和新闻要不断提高网络管理能力,掌握礼仪文化网络主导权。要不断完善社会监督,推动行业自律,保障互联网新闻信息健康有序发展。最后,我们要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开展宣传教育,对于网上的各种不实言论、错误意识形态、扭曲的价值观,要及时进行回应、进行正面引导;对于违法违规的信息要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礼仪活动是指为宣传礼仪文化知识,促进人们重视礼仪,加强礼仪规范,形成良好礼仪习惯,而开展的各种公益活动。丰富多彩的礼仪文化活动可以使古老的礼仪文化迸发出新的魅力,有效地实现其价值,从而有力地推动礼仪之风。

  一是积极开展礼仪文化活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化内容丰富而精深。开展礼仪文化活动,部门应首当其冲,当前黄岩区结合开展了许多活动,如评选“十大孝贤”、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台州人”、“全民读书月”、“敬老爱亲”活动以及开展以“家庭美德与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等等。许多也自觉地将发生在身边的文明礼仪的事迹刊登出来并加以宣传,如南城街道张卫玉“敬老爱老孝大伯”的故事,张卫玉十三年如一日关心照顾瘫痪的大伯,江口街道的卢秀冬“最美老人活雷锋”故事,其对特困学生、特困病人、特困残疾人主动慈善捐款,至今已捐款200多万元,这些事迹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大的反响,人民群众都为此深深、效仿,达到了很好的宣传示范作用。

  二是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城市的文明、单位的文明,说到底是人的文明,而文明是一种文化现象,需要丰厚的文化作支撑。深化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我们要把提升人的素质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要大力传承优秀的礼仪文化,提高公共文化惠民水平。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要从实际出发,要充分挖掘和各地独有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资源,彰显城市文化个性和品味。同时,要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的品牌效应,以点带面,促进全社会人员学习争当文明先锋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礼仪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有关要借助文化强大的力,通过公益广告、文明礼仪手册等方式将礼仪文化内容通俗的展示出来。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加强礼仪文化建设,一个干净整洁的小区、一句名言警句、一片宣传栏、一个温馨提示,都会提醒人们注意文明礼貌,不断加强自身;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实践活动,组建礼仪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宣传文明礼仪,开展礼仪示范活动,以点滴之力回馈社会;企业和社区要利用宣传栏、阅览室、墙报、板报等方式积极开展文明礼仪建设,树立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利用节日、纪念日“仪式”宣传礼仪文化。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越来越需要一种“仪式感”,同样,传统节日、纪念日也需要“仪式”,仪式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集体认同和文化认同。清明节,我们进行祭祖,缅怀先人;中秋节,全家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各种具有红色意义的纪念日,我们举行唱国歌、升国旗等重要仪式。通过节日、纪念日的仪式,我们学习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知识,挖掘节日、纪念日的主流价值,从而更好的传承发展礼仪文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