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特色美食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老小吃十三绝 你都吃过吗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9-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

糖火烧

炒肝

豌豆黄

糖火烧是人常吃的早点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糖火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还有一种带咸味的排叉,它不过蜜,有酥、脆的特点,有人常以咸排叉当下酒菜用。

馓子麻花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糖卷果主料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因有滋补作用,尤得女性食客的喜爱。

焦圈

面茶

糖耳朵

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喝面茶很讲究,吃时不用筷、勺,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人恐怕无此吃法的。

艾窝窝

老人最著名的小吃是“十三绝”。“十三绝”秉承几百年宫廷和民间小吃的精华,蕴涵着老特有的文化底蕴,是特有食文化的象征。那么,“老十三绝”你知道几个?

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间,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经蒸熟的,馅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后就能食用。

姜丝排叉

又称豆面糕。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或红糖卷起。吃起来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儿。

也叫蜜麻花,是小吃中常见名品,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主要是放碱合适,没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匀,松软绵润。

糖卷果

由开业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会仙居发明的,是在原来售卖的白汤杂碎基础上,去掉心和肺并且勾了芡,形成流传至今的炒肝。

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此外,还有黄米面炸糕和江米面炸糕(用水磨米,质量最好)。

驴打滚

奶油炸糕

因其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吐蜜。

原为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清宫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色泽浅黄、细腻、,入口即化,味道香甜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

吐蜜

是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制作过程比较麻烦。它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设置首页-搜狗输入法-支付中心-搜狐招聘-广告服务-客服中心-联系方式-隐私权-AboutSOHU-公司介绍-网站地图-全部新闻-全部博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